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汶上街道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深度绑定,按照“政府搭台、企业赋能、群众受益”的核心理念,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出一条与乡村振兴合伙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发展新路径。
大产业带来大发展
“紧急招工,急需采摘工、分拣工,用工时间持续到7月。待遇优厚,先到先得。”近日,一则汶上县华苑智慧农业示范园区的招工广告,迅速刷爆了汶上县的务工市场。“目前园区种植200亩的大棚辣椒开始陆续成熟,每天出货量在2万斤以上,用工量至少200人以上。”园区负责人张东平告诉笔者。据悉,华苑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是汶上街道招引的乡村振兴合伙人企业之一,整个园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拥有日光温室大棚、连栋拱棚等各式大棚120余栋,主要种植瓜果蔬菜,是全济宁目前面积最大的大棚种植园区,全年营业收入可以达到6000万元。据了解,园区每年可提供4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人均年增收4万余元,成为了留住乡村人才的沃土。
新业态带来新思路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让乡村更有活力,汶上街道大力招引田秀才、土专家来到乡村发展。“家人们,你们看这条红白锦鲤从头到尾的红色是不是闪电的形状?这个就叫闪电纹,看上的抓紧去小黄车,包邮包活。”走进莲花湖村观赏鱼养殖基地,负责人张曙光正在直播间介绍自家的锦鲤。据了解,张曙光是汶上街道居民,从事水产养殖行业20余年,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2021年在街道的号召下成为了乡村振兴合伙人,来到乡村发展后,他投资近百万元,改造北坡村废弃坑塘办起了养殖基地,盘活莲花湖村闲置房屋打造了观赏鱼电商园区。目前园区养殖了锦鲤、孔雀鱼、玛丽鱼等30余个品种,采取线下批发、电商零售的方式,形成“繁育—养殖—电商—物流”完整产业链。
新模式带来新机遇
农村想要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广泛参与,为了凝聚乡村发展合力,街道通过跨村联建工作机制,招引文旅公司加入合伙人队伍,大力开展研学游产业,实现了乡村产业的强链补链,也提升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目前,汶上街道每年可开展研学活动60余次,吸引研学游观光体验团队2万余人次。
来源:新华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