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召开介绍我县春季麦田管理情况新闻发布会 |
|||
|
|||
2025年3月21日,汶上县召开介绍我县春季麦田管理情况新闻发布会,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喆介绍我县总体春季麦田管理情况,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张明主持新闻发布会,汶上县人民政府网、汶上县融媒体中心、汶上新闻网记者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汶上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齐向阳,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郭延习,汶上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朱庆荣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2025年3月21日,汶上县召开介绍我县春季麦田管理情况新闻发布会,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喆介绍我县总体春季麦田管理情况,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张明主持新闻发布会,汶上县人民政府网、汶上县融媒体中心、汶上新闻网记者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汶上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齐向阳,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郭延习,汶上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朱庆荣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徐喆局长为大家介绍汶上县春季麦田管理情况有关情况,有请。 发布人:徐喆(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汶上县耕地面积83.2万亩,目前在田小麦面积75.5万亩,越冬瓜菜5万亩。今年,我县在稳定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高效农业比率,继续落实国家大豆产业振兴计划。全县春播计划种植面积5.2万亩,以春马铃薯、瓜菜、春地瓜、春玉米等为主。 针对早期温度高后期大幅降温的天气特点,今年春季田间管理突出一个“早”字,抓好一个“防”字,汶上县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做好农资市场监管”,保障我县春季农业生产有序进行。 1、建立帮包制度,成立技术指导组。局里建立了班子成员帮包乡镇制度,组织60余名农技人员成立技术巡回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掌握小麦田间长势。据调查统计,全县实施小麦良种统一服务项目,全面推广了深耕深松、宽幅精播、适期播种、播后镇压、浇灌越冬水等技术措施,小麦壮苗比率95%以上,冻害发生较轻。农技专家通过现场“把脉问诊开方”,对各类麦田提出不同指导意见。 2、抓好农资市场监管,净化农资市场。为切实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农民利益,春节过后,召开了全县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及农药培训会议,下发相关文件,并通过微信、短信、网络、宣传车、标语、印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农业执法部门对全县种子、化肥、农药等批发和零售门店进行拉网式检查,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确保春耕生产资料质量,保障农民利益。 3、举办培训班,提高种植户管理水平。春节后,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了为期3天,参训400余人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邀请了市农技推广中心、市农科院等专家进行授课,重点培训了小麦春季麦田管理、春季病虫草害防治等时令型新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我县春季农业生产管理工作。 4、抓好春季麦田管理,为今年夏粮丰产丰收打基础。县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2025年春季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意见》、《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方法》等技术指导意见,发放技术明白纸,举办田间课堂, 分类、分地块进行指导。据农技人员调查,汶上县在田小麦面积75.5万亩,长势良好,为夏粮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5、开展小麦完全成本保险承保工作,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去年11月,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就开展组织各镇街、各承保机构开展小麦承保工作,大力推广宣传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在各镇街农业部门、各承保公司的努力下,今年我县的小麦承保面积达到了历史最高,承保面积72.8万亩,承保率96.5%。提高了我县抵御自然灾害对小麦危害的风险保障。 主持人: 好的,感谢徐局长的发布,接下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代表的媒体机构。请开始提问。 汶上县人民政府网记者: 汶上县是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主要采取了那些措施提升我县的小麦单产水平? 发布人:齐向阳(汶上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 感谢记者的提问。为深入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小麦单产提升三年实施方案》,汶上县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集中向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方面投入,集中技术力量开展单产提升网格化包保,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县农业农村局成立单产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聘请省市专家为技术顾问,加强对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力度。在关键农时季节,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专家巡回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覆盖率。建立专家对口联系制度,帮包指导。 2、开展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根据省市方案、结合汶上县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印发了《汶上县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对落实包衣良种、秸秆还田、深耕深翻、宽幅精播、播前播后双镇压、“一喷三防”等6 项关键提单产技术措施的种粮主体,采用“先干后补”方式予以补贴,每亩补贴100元,2024年全县共补贴113户,小麦提单产示范面积3.255万亩,补贴资金325.5万元。经测产,平均亩产602公斤,比全县平均产量高113公斤。 3、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在每个镇街建设各一处百亩攻关田、一处千亩示范方,全县建设5个万亩示范片,累计投资300余万元,示范推广了鲁研951、山农38、太麦199等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了复式精量条播、播前播后双镇压等新技术,辐射带动全县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今年,补贴推广小麦镇压机120台,小麦复式精量条播机20台。示范带动全县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4、继续实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服务项目。为持续稳定小麦良种覆盖率、良种包衣技术推广率,2024年我们县继续开展了小麦良种统一供种服务,经专家推荐,农户选择,在全县统一推广了济麦22、菏麦29、太麦198、山农38等4个稳产高产优良品种,对种植户购买的品种进行种衣剂机械包衣,送种到村到户,通过县乡两级的推广,2024年小麦供种服务面积30万亩,每亩补贴5元,补贴资金150万元。 5、实施小麦“一喷三防”飞防作业全覆盖。近几年,年均整合有关项目资金700万元以上,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采购药剂、叶面肥以及飞防服务组织,全县范围内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飞防作业全覆盖。实现了防病治虫,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单产的作用。 汶上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我县的小麦当前处于什么时期?应该怎样科学管理?怎样预防春季遇到寒潮降温天气? 发布人:郭延习(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 小麦当前正处于返青起身期,也是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 去年秋种期间,我县大力推广良种包衣、精细整地、“四适两压”规范播种等关键技术,全县小麦播种出苗质量普遍较好,田间苗量充足,冬前苗情总体好于常年。同时存在部分早播麦田旺长、徒长,个别地块病虫草害基数较高等问题。越冬期间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少,个别地块出现旱情,但3月1号降雨缓解了旱情,有利于小麦返青生长。春季麦田管理应以“壮株抗逆、控旺促弱、保蘖成穗”为主攻目标,切实抓好分类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气象灾害预防,夯实小麦丰产基础。 一、旺长麦田。春季田间管理重点是控旺转壮,抑制春季无效分蘖,防止后期早衰、倒伏。 1.镇压控旺。镇压可抑制无效分蘖发生和基部节间过度伸长,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旺长麦田要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进行镇压。旺长严重地块可每隔7~10天镇压一次,力争镇压2~3次。多次镇压时,方向应保持一致。 2.肥水管理。对有“脱肥”现象的过旺麦田,可在起身期追肥浇水,防止旺苗转弱苗;对于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过旺麦田,应进行肥水后移,在拔节后期亩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 3.化学调控。对没有镇压设备或者镇压控旺效果不佳的麦田,可在小麦起身期前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基部节间伸长,促进根系下扎,控制植株过旺生长,防止生育后期发生倒伏。 二、三类麦田。此类麦田小麦苗龄小,分蘖少,春季田间管理要以促为主。应“早划锄、早追肥”,一般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左右开始划锄,拔节前力争划锄2~3遍,增温促早发。分别在土壤返浆期和拔节期进行追肥,每次每亩施尿素约8~10公斤,以增加亩穗数,促进穗分化,增加穗粒数。只要墒情合适,应避免在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延迟小麦生长发育。 三、二类麦田。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的成穗率。一般应在小麦起身后期进行肥水管理,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 四、一类麦田。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肥水后移、促蘖成穗。对地力水平较高的麦田,要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对地力水平一般的麦田,要在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我县小麦早春常发灾害。我们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预警预防工作,努力减轻灾害损失。预防早春冻害可在降温之前灌水,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减轻早春冻害对麦田的影响。若发生早春冻害,要及时进行补救:一是及时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追施速效化肥,一般每亩追施纯氮4~6公斤(尿素8~12公斤)左右,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二是及时适量浇水。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平衡植株水分状况,使小分蘖尽快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保障小麦成穗数,稳定粒重,减轻受冻损失。 汶上新闻网记者: 我县小麦春季主要有哪些病虫害,有哪些防治技术措施? 发布人:朱庆荣(汶上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 我县小麦春季病害主要有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地下害虫等,早春还应提早监测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小麦春季病虫害防控管理的重点是:突出一个“早”字、重在一个“防”字。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开展“一喷多防”,有效控制小麦春季病虫危害,夯实小麦单产提升基础。 (1)病害防治。在秋季播种期已做好土壤深翻、种子包衣、适期晚播等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发生重的地块,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可选用丙环.嘧菌酯、戊唑醇.咪鲜胺、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等,兑水50~60公斤顺麦垄均匀喷淋小麦茎基部,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10%时,可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或苯甲·丙环唑等,兑水50~60公斤顺麦垄均匀喷淋小麦根茎部。施药器械宜选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以确保防治效果。 (2)虫害防治。红蜘蛛,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200头或每株有螨6头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蚜虫,当百株蚜量达到500头以上,可用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噻虫嗪、噻虫胺等药剂喷雾防治。地下害虫,小麦返青后地下害虫为害死苗率达10%时,可结合田间划锄选用辛硫磷、噻虫胺加细土配成毒土撒施,先撒施后划锄防效更好。 主持人: 感谢朱站长的细致介绍,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先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联系汶上县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0537-7282662。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