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上县召开“惠民生 暖民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汶上县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
||||
|
||||
|
2025年11月14日下午,汶上县召开“惠民生 暖民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汶上县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发布会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乐主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王建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刘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科科长陈尚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化妆品监督管理科科长张振兴出席发布会,县人民政府网、县融媒体中心、汶上新闻网等媒体记者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出席汶上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王建华,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刘峡,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科科长陈尚会,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化妆品监督管理科科长张振兴,请他们一起为大家介绍汶上县药品安全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参加本次发布会的有:汶上县人民政府网、汶上县融媒体中心、汶上新闻网等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王建华局长为大家介绍汶上县药品安全工作有关情况,有请。 发布人:王建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我县药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今年我县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既是民生头等大事,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强化药品监管,严密防控安全风险,坚决守牢药品安全底线,全县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筑牢了坚实屏障。 一、贯通责任闭环,凝聚协同监管向心力 始终将责任落实作为药品监管工作的“总开关”,着力构建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责任传导闭环,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一是健全闭环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药品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基层监管能力建设,调研药品安全工作情况。建立市场监管、卫健、医保等多部门联合执法与综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严格规范涉企检查,印发《2025年药品监管工作要点》等三项工作计划,明确监管任务,细化分工,实现责任层层传导、工作落地见效。 二是创新网格模式,实现全域覆盖。持续推进药品监管标准化、信息化、网格化“三化融合”监管,继续推动社会综治网格与药品监管网格“两网合一”,形成"日常巡查—隐患上报—闭环处置"的基层监管链路,发现和处置隐患能力稳步提升。 三是锻造专业队伍,强化能力支撑。全年先后组织药品监管业务培训4场、法律法规专题培训6场,覆盖监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420人次,监管队伍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明显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同步提高。 二、保持高压严管,筑牢安全保障硬基石 坚持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以专项整治破难题、以严格执法强震慑、以日常监管固根本,筑牢夯实药品安全基石。 一是深化靶向整治,聚焦突出问题。围绕执业药师在岗履职、非法渠道购药、销售使用过期药品等重点问题,针对农村药店、个体诊所等薄弱环节,部署开展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执业药师在岗履职专项整治、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检查、国庆、中秋“双节放心购”、药品安全“百日攻坚”行动等5项集中行动,实现重点领域整治全覆盖。 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形成有力震慑。今年以来,立案查处药品类一般程序案件23起,警告27家次,清理处理药师15人,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线索1起。通过官方渠道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行”的震慑效应。 三是强化日常监管,防范源头风险。加强疫苗、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儿童化妆品、中药饮片等重点产品的日常监管,检查疾控中心和疫苗接种单位82家次,检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900余家次,排查整改风险隐患56处。 三、聚焦风险预警,织密精准防控新防线 坚持以预防为主,积极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做到防患于未然、治患于初始。 一是完善监测网络,精准识别风险。加强药物警戒和不良反应监测,累计收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1691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946例、药物滥用报告90例、化妆品不良反应136例,精准识别并处置风险信号2个。 二是强化抽检支撑,严把质量关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抽检计划,完成药品流通环节监督抽检35批次,涵盖中药饮片、中成药、注射剂等重点品类,已检药品合格率达100%。 三是健全会商机制,协同化解隐患。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召开药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3次,系统梳理风险点18项,实行风险隐患台账销号管理。针对非法渠道购药、医疗器械网销违规等突出问题,制定防控方案,化解较大风险隐患1起。 四、深化社会共治,营造安全共享好氛围 积极构建“政府监管、企业主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多方协调联动,凝聚监管合力,共筑药品安全防线。 一是压实企业主责,激发内生动力。组织开展“药师在岗承诺”活动,286家药品零售企业签订承诺书;召开企业约谈会15场,通报典型案例和风险隐患,引导企业从“被动监管”向“主动合规”转变。 二是深化科普宣传,提升素养水平。以“药品安全宣传周”为重要载体,持续提升公众安全用药意识。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6场次,联合医疗机构制作安全用药用妆用械微视频8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60余人次,发布科普宣传知识3期。 三是畅通监督渠道,凝聚共治合力。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充分发挥12315、12345投诉举报热线作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受理投诉举报、倾听意见建议,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药品类投诉举报办结率、回复率均达100%,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药品监督,形成了全社会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做好药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持续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严防严控药品安全风险,严管严惩药品违法行为,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底线,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药品保障。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好的,感谢王局长的的详实发布。接下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代表的媒体机构,请开始提问。 汶上县人民政府网记者: 刚才王局长的工作介绍中,提到我县今年开展了药品经营环节的“清源行动”。请问,针对当前药品在流通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场监管部门都具体采取了哪些整治措施?谢谢! 主持人: 好的,这个问题请刘峡书记回答。 发布人:刘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 谢谢您的提问。结合开展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聚焦风险源头,严查非法渠道购销。我们以药品购销渠道检查为核心,紧盯慢病药品和集采药品等重点品种,重点打击购进销售“回流药”“二手药”、从不具备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处购进药品等违法行为。 二是聚焦新兴业态,强化网络销售监管。严查资质合规性,严管处方药销售,严打违法行为,重点整治网络销售假劣药,非法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零售的药品等突出问题。 三是规范经营行为,整治使用环节乱象。重点查处药店非法渠道购进、执业药师“挂证”、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等违法行为,组织药店开展自查自纠和自我承诺。重点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渠道、过期药品管理等行为。 四是依托智慧监管,提升精准打击能力。充分运用药品追溯、互联网销售监测系统等信息化手段,通过网上监测与现场检查结合,更精准地发现药品异常流向和可疑线索,实现精准打击和高效查处。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刘书记细致的介绍。接下来,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汶上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我们了解到,县市场监管局今年开展了针对执业药师在岗履职的专项整治活动。群众对个别药店存在执业药师“挂证”、不在岗却能销售处方药等问题也高度关注。请问,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如何监督药店、确保执业药师“名符其实”地履职?谢谢! 主持人: 好的,这个问题请张振兴科长回答。 发布人:张振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化妆品监督管理科科长) 谢谢您的提问。执业药师是保障公众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守门人”,在执业药师监管工作中,我们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实行“药师考勤+在岗公示”双核查制度,解决“人在不在”的问题。我们要求执业药师执业时必须通过监管系统进行考勤打卡。同时,在药店显著位置公示执业药师注册证,接受公众监督。 二是强化“处方审核+用药指导”全过程追溯,解决“事做没做”的问题。重点检查处方药的销售和处方审核记录,在下班或请假时间,可采取线上执业药师提供药学服务,为购药群众提供用药指导。 三是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检查,解决“查实查透”的问题。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检查模式,一方面通过远程视频系统“线上”随机抽查药师在岗情况;另一方面,组织“不打招呼”的线下检查,现场模拟顾客咨询,考核执业药师的实际服务能力。 四是实施“资格罚+主体罚”双向严惩,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难题。除了对违规“挂证”药店依法依规进行惩处,还会对执业药师实施资格罚,将“挂证”执业药师纳入“黑名单”,撤销其《执业药师注册证》,依法采取三年内行业禁入的处理措施,让违法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我的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张科长的介绍。接下来,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汶上新闻网记者: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家用治疗仪、理疗仪、血糖仪、按摩康复器械等家用医疗器械消费需求明显提升。请问一下,作为消费者,在购买家用医疗器械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主持人: 好的,这个问题请陈尚会科长回答。 发布人:陈尚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科科长) 谢谢您的提问。消费者购买家用医疗器械,可以采取“两查一索一辨”的方式。 一是查看店家资质。要到正规药店或医疗器械经营店购买,并验看其是否具备《营业执照》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备案证)。 二是查看产品资质。医疗器械产品标签或说明书上应标注注册证(或备案证)号,生产许可证(或备案证)号。有一些普通商品宣传治疗功效混淆视听,如增高仪、减肥仪等,日常健身的健身器材以及一些含保健功能的衣服、帽子、鞋、手镯、耳环等并不属于医疗器械。 三是索取发票。消费者在购买医疗器械时一定要索取购物发票。一些搞非法销售的也往往没有正式票据,所以千万不能图省事。 四是辨别真假。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在数据查询栏目中点击医疗器械,输入注册证号或产品名称,全国各地的产品都可以查到。 此外,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医疗器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关注卖家销售资质。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也应当有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者备案证。 二是查看商家页面。查看网络销售企业主页面是否展示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件或者备案凭证,产品页面是否展示该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 三是警惕虚假宣传。通过产品说明书、标签了解产品适用范围、产品禁忌,警惕普通商品虚假宣传具备医疗用途的行为,不听信商家的夸大宣传,谨防上当受骗。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 感谢陈科长的介绍。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联系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537-3266667。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再见。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