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多链融合 全域提升 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共富新篇章 |
|||
|
|||
汶上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村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持续深化共富联盟、跨村联建、村企共建等乡村共富路径,促进组织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切实把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汶上实践走深走实。 织密组织链 夯实共富根基 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坚持把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发挥组织优势,全力构筑乡村振兴“四梁八柱”。 一是组建共富联盟。制定《关于建立全域式共富联盟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将产业园区、村(社区)、商超市场、物流运输、电商平台等党组织梳理分类,成立“共富联盟”46个,覆盖成员单位651家,实现产业发展“一站式办理、全要素服务”,构建全县大联盟、镇街小联盟、行业全联盟的发展格局。建立党员人才共管、区域发展共谋、联盟活动共办、阵地设施共享、工作联比共评“五项制度”,强化联盟责任清单管理、重大项目共推、主题党日轮值等措施,通过设置“共富联盟公积金”、深化绩效质量考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共富联盟运行实效。 二是深化跨村联建。出台《关于推进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助推强村富民的实施方案》,成立22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联合党委,直接覆盖211个行政村,夯实联建基础。建立“县级领导联片、县直部门包村”工作制度,下沉25名农业农村、财政、人社等部门业务骨干担任“乡村振兴发展顾问”,提供政策、技术等全方位支持,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深化“百区千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三年行动,每季度组织包村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开展“乡村振兴大调研”,逐村进行村情分析研判,针对性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强基”“创优”“示范”3类村党组织滚动整建、整体提升,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3个。 三是细化网格管理。坚持“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支撑”工作理念,在全县346个行政村划分网格1482个,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网格体系。聚焦打造乡村社会治理“一张网”,创建“信用+志愿服务”“信用+人居环境”等信用品牌,推动“五和五美”信用体系不断健全。聚焦传承“孔子宰中都”文化内涵,广泛建立“孔子讲学堂”,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探索智慧化治理,建设“智慧汶上”APP等信息平台。推行农村街巷长制度,擦亮“汶暖先锋”品牌。 做强产业链 激活共富引擎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完善农业产业链,主动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农产品品牌培育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完成现代农业园区、甘薯产业、芦花鸡产业等发展规划编制,规划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52.3亿元。坚持整体打造、统一运营,建设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园、万兴高效农业示范园等6个农业项目,创建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3家,汶上芦花鸡成功入选第三批“好品山东”地理标志类别。聚力建设数据管理“一张图”,顺利完成19.99万宗宅基地信息调查,全县宅基地信息实现“一图观全貌”。 二是深化村企联建。成立村企联建工作专班,确定12个专班成员单位,建立县级指导、乡镇(街道)具体组织实施、村企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体系。压实镇、村和部门责任,探索组织共建、人才培育、特色产业、文旅融合、延伸产业链、村企共治等6条实践途径,建立党建联建、人才联育、项目联动、资源联用、产销联合、实事联办等6种联结模式,推动村企联建共建、融合发展。试点打造寅寺镇东石楼村高标准人才公寓,为园区企业人才解决住宿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已有91家企业与107个行政村开展联建共建,新落地项目39个,2023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00余万元,新增就业2300人。 三是撬动金融支撑。优选15名金融挂职副镇长,有效解决金融助农“最后一公里”问题,累计促成乡村振兴项目贷款5亿元,发展“按揭农业”项目6个。积极探索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乡村振兴路径,成功获评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试点,灵活运用风险补偿、贴息等手段,引导信贷、保险、担保等金融资源投入乡村产业振兴,试点后涉农贷款余额223.2亿元,较试点初期增长105.87%。创新推出“宅信贷”,累计授信146户、2490万元,不断放活农村宅基地融资功能。拓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路径,累计完成入市交易53宗,面积1221.42亩,实现入市总收入1.84亿元,为乡村振兴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 优化人才链 激发共富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培育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注重强化引育留用措施,聚力以组织凝聚人才、团结人才,发挥人才“乘数”效应。 一是培强头雁队伍。制定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若干措施,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工作机制,实施擂台比武、提级述职等措施,充分激活乡村振兴“头雁”效能。深入实施村级后备人才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储备后备人才1840名,建立在外优秀党员人才库,逐一确定培养联系机制,在北京、浙江、济南等地成立5处“归雁回引”工作站,今年以来回引49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任职,持续壮大乡村共富“朋友圈”。深入实施“8090”村支书“强基”工程,筑牢镇街党校“1+15+N”体系,每年选派村党组织书记到异地挂职,完善村干部全链条成长机制。 二是壮大“合伙人”队伍。积极推广“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6处、招募合伙人20名,落地项目12个,带动农民增收4000万元以上。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筛选26个乡村产业项目,实现“组织+人才+资本”融合发展。多层次培育乡村人才,积极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其中培训复合型农业人才81人、高素质农民5000人。强化典型引领,选树“村村都有好青年”1300人、“农技标兵”20人。落实创业担保贷款、鲁青基准贷等优惠政策,累计发放贷款4.7亿元、惠及1727人。 三是强化帮扶力量。持续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着力完善擂台比武、外出学习、观摩互鉴、考勤考核等管理运行机制,推动2021年187名驻村第一书记倾心帮扶,成功实施帮扶项目218个,总投资1.3亿元,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0余万元。扎实推进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选派,重点向脱贫村、“强基”村、“百区千村”三年行动覆盖村选派第一书记198名。按照“组团帮片区、示范带全域”的帮扶模式,成立“第一书记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学互鉴,推动帮扶村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 来源:齐鲁晚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