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召开为建设宜居宜业新汶上贡献教育力量新闻发布会 |
|||
|
|||
12月26日下午,我县召开“为建设宜居宜业新汶上贡献教育力量”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张明主持,汶上县教体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县人民政府网、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参加汶上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里是民生实事主题系列——为建设宜居宜业新汶上贡献教育力量新闻发布会现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汶上县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汶上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崔兆刚同志;汶上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体局党组成员徐万伟同志;汶上县教育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学校规划建设科科长解飞同志。请他们一起探讨和关注我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办园条件,助力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工作。参加本次发布会的记者有:县人民政府网、汶上县融媒体中心两家媒体记者。 首先请崔兆刚局长介绍汶上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有请。 崔兆刚: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汶上县教育和体育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汶上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和广大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恳请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始终是强国兴盛的基础工程。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教育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教育资源布局更加优化,优质资源扩增成效显著,“大数据精准教学”建设领跑全市,搭建“学在汶上”智慧教育平台经验被市《改革工作简报》推广,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教育部“志教融合”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项目试点县,南旺镇、郭楼镇入选省“强镇筑基”试点乡镇,承接全市教育规划财务暨薄改工作现场会,并在2023年前三个季度全市教育系统述职评比观摩中取得优异成绩。 建设高水平宜居宜业城市,教育责无旁贷。县教体局坚持“3个3”工作机制,即“抓住三个关键、强化三个保障、落实三个到位”,全速助力汶上经济社会发展。 一、抓住三个关键,破解发展瓶颈 一是扩增城区优质学位。随着城镇化加速,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区聚集,为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三年来,累计投资3.7亿元,在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余所,新增校舍面积9万余平方米,新增学位7100余个。东南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第二实验小学4号教学楼、第三实验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小楼社区幼儿园等一批中小学幼儿园项目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义务教育“大班额”“大校额”压力,积极应对2023年秋季入学高峰,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改善乡镇驻地学校薄弱环节。乡镇是城镇化发展的承载主体之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近年来,汶上县扎实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要求,持续推动乡镇驻地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提升。三年来,全县累计投资1.3亿元,新建、改扩建、维修各类校舍1.8万平方米,涉及学校、幼儿园70余所,受益学生2.5万余人。南站中学、康驿镇一中、康驿镇二中、次邱镇中学、郭仓镇中学、义桥镇中心小学等学校高标准塑胶运动场地相继完工,杨店镇中心小学综合楼、白石镇中学教学综合楼和餐厅等一批校舍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寅寺镇寅阳新城幼儿园、白石镇白石社区幼儿园等现代化高水平项目完工,进一步提升了乡镇驻地学校幼儿园的承载能力和办学水平,为农村孩子“上好学”创造了积极条件。 三是优化整合农村资源。为应对新形势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要求,我县自2022年起实施了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工作。此次优化整合以就近就优、集中办学,遵循程序、尊重民意,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为原则,统筹考虑教育教学实际、群众意愿和家庭经济负担,履行方案制订、论证、公示程序,成熟一个、整合一个,最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来,全县共整合优化学校20余所,整合土地300余亩,腾出校舍面积3.6万平方米。整合出的土地加以利用后,可腾出土地指标并节约财政资金约1.37亿元。同时,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选调部分乡镇富裕教师170名充实到城区学校,每年将节约新招聘教师工资、保险等费用2000万元,在最大程度节约财政资金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农村义务教育规模化、集约化、高水平办学。以义桥镇为例,该镇近年来集中精力,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主动推动资源优化整合,着力提升镇驻地学校和另外3处长期保留小学的办学条件,有力带动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工作成效在2023年中考中得到显现,相关教育教学质量指标位居农村中学第一名。 二、强化三个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对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教育资源优化整合、解决城镇大班额项目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编制、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等多个专门领导小组,建立专班和指挥部工作机制,抽调教体、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审批等部门和有关镇街集中办公,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组织调研、拟定方案、推进实施,确保项目建设手续高效办理。 二是强化规划保障。围绕“建教学管”四个方面,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化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目标,结合“第一校长”工作机制,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进行地毯式、起底式调查,拉出学校发展问题清单,形成问题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认真审定项目实施和资源优化整合范围,确定工作重点,做到全县统筹、科学部署,精准到校、一校一案。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近三年,在全县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两个只增不减”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优化教育财务支出结构,开展会计制度、预算一体化等业务培训和内部审计,出台相关文件制度,让财务管理在制度框架中高效运行。 三、落实三个到位,增强工作实效 一是落实一个“准”字。在学习和贯彻国家、省、市有关要求的同时,县教体局吃透精神、领会要义,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任务不打折。协调好城区与农村的关系、全面改善与重点突出的关系、统筹规划与分项推进的关系、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的关系,精准谋划工作思路和项目建设。 二是落实一个“干”字。为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县教体局制定了《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挂图作战指挥部工作体系》。工作体系涵盖七个工作专班,对重点工作的推进,实行牵头领导总抓、牵头科室负责、责任科室协同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重点工作对照年度目标绘制作战图,挂图上墙,严格周调度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重点工作及重要事项落到实处。 三是落实一个“优”字。按照优布局、优资源、优结构的工作思路,结合强镇筑基、双百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等专项工作,在提升硬件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名校合作办学,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汶上孩子由“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同时,我们借助信息化手段,广泛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全力打造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亮点,强力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技能大赛、“大阅读”、学校艺体节等系列活动,通过强化管理和活动拉动,引领学校管好设备、用好设备,助力学校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回答记者提问环节 主持人: 好的,感谢崔局长的介绍。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前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开始提问。(汶上县人民政府网记者举手)好,请汶上县人民政府网记者提问。 汶上县人民政府网记者:刚刚您介绍到,近年来,汶上县在持续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取得了长足进展。请问县教体局,下步在发展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上有哪些举措? 徐万伟: 感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我县城镇化发展持续加速,城区教育资源持续壮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农村生源减少,“城区挤、农村空”的现象愈加突出,给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挑战。面对新时代下的这一新课题,县教体局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办好办优每一所学校,确保全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一是持续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根据教育部和省市统一安排,结合此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我们聘请高水平设计单位,进一步修订完善《汶上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21—2030年)》。本次布局规划方案对基础薄弱的乡镇有重点、有步骤地加以扶持,重点创新破解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问题。目前,该布局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报批,并作为接下来一段时间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法定依据。 二是持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继续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推动《汶上县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汶上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资源整合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前,完成康驿镇二中、南旺镇一中食堂,刘楼镇中心小学、次邱镇中心小学综合楼、苑庄镇中心小学塑胶运动场地等项目建设,补齐有关乡镇办学条件短板,进一步增强乡镇驻地学校辐射带动能力。同时积极稳妥推动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争取再用两年时间,优化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20所左右,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主持人: 感谢徐万伟书记的介绍,接下来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汶上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举手)好的,请汶上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 汶上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近期,我县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并在争创省级试点方面取得进展。请问县教体局下步如何谋划城区教育资源布局? 解飞: 感谢记者的提问。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贡献教育力量,县教体局根据《汶上县“强教兴县”五年赶超行动规划(2022—2026 年)》,超前谋划了接下来一段时期城区教育发展思路。 一是持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2024年,我们投资3000万元,实施汶上县实验幼儿园项目。项目位于尚书路以北、建华实验小学东门校区以东,占地12.9亩,规划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成后可新增学位360个,有效提升县域学前教育水平。同时,推动立国幸福公馆、汶源华庭、中玮名门、现代书香雅居、现代书香公馆等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移交,再新增学位1300余个,确保东门社区幼儿园2024年一季度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老城区居民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环境。 二是实施一批中小学建设项目。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城区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需求和期盼。投资1.2亿元,完成第二实验中学综合教学楼、第三实验小学吉市口校区、东南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部项目建设,新增校舍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080个。实施泉河新城职业教育园区、第三高中扩建、西城小学等项目,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新增学位近6000个,极大改善城区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办学条件,为擦亮“学在汶上”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主持人:感谢解主任的介绍。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所关心的问题,可会后联系汶上县教体局,联系电话:0537-6551103。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