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召开文化惠民工程新闻发布会 |
|||
|
|||
12月19日上午,汶上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文化惠民工程新闻发布会。介绍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方面做出的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徐晓军、三级主任科员夏慧玉、公共服务文化艺术科科长贾维波等出席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县文化和旅游局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繁荣群众文化创作,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广泛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乡村阅读、四季“村晚”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给辖区百姓送去了系列“文艺套餐”,不断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推动了文化惠民工程提质增量。 一、建强、用好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促使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提质增效 一是各类公共文化场馆按时免费开放。全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农家书屋、儒学讲堂等公共文化场馆实现按时免费开放。今年以来,我县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共计接纳群众约46万人次,全县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开放率和利用率实现了双增长。 二是各类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实现增容扩量。完成了3处城乡书房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汶上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儒韵书房、郭楼镇美和佳苑三乐书房、汶上街道东门社区邻客智慧书房3处城乡书房已建设完成,我局为其配置了图书以及自助借阅等设备设施。新建3处村级文化广场,改造提升2处并投入使用。 三是各类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大了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投入力度,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不断推动我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水平。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利用水平,确保各公共文化场馆常开、常用、有人管、有人问、有活动开展。积极参与“最美城乡书房”、“典范性儒学讲堂”评选活动,推动各公共文化场馆标准化创建工作。我县南站街道东和园社区儒学讲堂荣获“山东省最美讲堂”,次邱镇朱庄村儒学讲堂荣获济宁市“典范性儒学讲堂”。 二、配备、配足各类“文艺套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一是持续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常态化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全民阅读、四季“村晚”、农民趣味运动会、“村超”、“村BA”等各类文体惠民活动,不断将厚实的“文化干货”送到基层百姓家门口和“田间地头”。 二是各类特色文艺活动精彩纷呈。3月27日-4月2日,成功举办第九届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节目精彩纷呈,全省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达到约200万人次。4月29日-5月4日,成功举办了“儒韵中都”文化旅游节,共安排了近300个文艺演出节目,为“五一”假日期间我县群众和游客提供了丰盛的“文艺大餐”。端午节期间,在县文化广场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端午消夏文化惠民演出。7月14-8月14日,成功举办汶上县第一届“儒韵中都·欢乐消夏”文化艺术节活动。 此外,还成功举办了青年歌手大赛、青年音乐节、桃花节、樱桃节、上巳节、七夕文化节、月饼节、西瓜节、“庆丰收·促和美”中国农民丰收节、“舌尖上的中国”乡村美食嘉年华、“引领新风尚·欢跃新时代”2023年广场舞展演、“迎中秋·庆国庆”系列主题活动、汶上县首届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书法大赛等系列特色文艺活动,让各类精彩的、高质量的文艺活动“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愿景。 三、加大、提升文艺创排力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作出一批接地气、人间烟火气的文艺作品。新创群众性小戏小剧作品20余部,主要有《碧水蓝天》《“面粉糊”落马记》《婆媳情》《老来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莲花湖》《情系梦缘》等。同时加大精彩小剧惠民演出力度,今年以来,精彩小剧已进行惠民演出360场次。新创的《中都美神州·共享芦花鸡》荣获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农民群众庆丰收展演优秀表演奖。 四、健全、完善非遗保护体系,提升非遗保护与利用水平 一是进一步梳理、整理我县非遗项目、传承人有关资料。截至目前,名录库中已有县级非遗项目116项,传承人50人;市级非遗项目24项,传承人17人;省级非遗项目4项,传承人3人。将我县省、市、县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有关资料全部录入山东省非遗保护数字化管理平台中,推动我县非遗保护工作走向“电子化”、“数字化”和“便捷化”。 二是进一步挖掘、整理我县非遗线索。加大非遗文化阐释力度,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编排出版专门非遗类书籍—《中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选》。2023年以来,共开展非遗展示展销、进景区、进校园、进博物馆、进社区等各类活动共计260场次,受到广大群众青睐欢迎。 下一步,县文化和旅游局将以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导向,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突破口,以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为己任,深入挖掘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大阐释和创新力度,不断推动我县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