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召开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工程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新闻发布会 |
||||
|
||||
12月14日下午,我县召开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工程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县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赵建忠主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圣渠,党组副书记刘峡、二级主办徐恩伟出席发布会。县人民政府网、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汶上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很高兴邀请到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圣渠,党组副书记刘峡、二级主办徐恩伟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请他们介绍我县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工程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参加本次发布会的记者有:汶上县人民政府网、汶上县融媒体中心2家新闻媒体记者朋友。 首先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圣渠介绍我县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工程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有关工作情况,有请。 发布人:陈圣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我县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工程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管局将办好民生实事项目“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工程”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一把手”领衔抓,“一个专班”具体干,“一本台账”管进度,“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全速推动项目落实落地,有力有效提升群众饮食用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食品安全提升方面 聚焦聚力“山东食链”推广应用,落实落细培训、服务、督导各项工作措施,重点突破“不会用”“不愿用”等瓶颈制约,截至目前,3964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注册、激活、上链,注册激活率100%,上链使用率100%。 一是学深学透抓好培训。组织监管人员认真学习研究“山东食链”,反复交流探讨,梳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如何激活”、“怎么使用”全部熟练掌握、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全面摸清10类生产经营企业和3类餐饮单位底数,分条线、分网格、分批次推进专题培训300余家(次)。 二是聚焦聚力以点带面。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抓住“山东食链”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和带动整体的重要业态,聚焦发力推动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农批市场等“链头”“上游”业态优先注册激活、上链使用,牵引带动下游业态,有力激活整条“食链”数据流通、信息追溯。 三是逐家逐户精准服务。坚持“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结合,针对年龄较大、行动不便、存在实际困难、有相关需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上门服务、“一对一”帮扶,面对面宣传“山东食链”的优势和价值,手把手演示使用方法。组建3个服务指导团队,分赴15个镇(街)、开发区、批发市场开展全覆盖巡回业务指导,解决堵点难点问题370多个。 四是量化细化严督推进。实施“周量化”工作推进机制,即坚持各环节同步推进,注册激活和上链使用同步推进。严卡时间节点,采取日调度、周通报,红黄牌亮牌督导,随时掌握各镇街工作进度。对于基数大、任务重的城区街道由局主要负责同志包保督导、领衔破难。 二、药品安全提升方面 一是全力以赴推动药事服务站建设。抓好规定动作,靠上指导全县280家药店配齐血压计、体重秤、体温计、中药粉碎机等设施设备和服务人员,为群众提供药事咨询、测量血压血糖、用药知识宣讲等“一站式”药事服务,累计服务群众1.6万人(次)。创新自选动作,挖掘延伸药事服务项目,指导药店把药事服务与社区志愿服务、数字化建设、“网订店送”等相结合,探索鼓励开展特色服务,提升群众药事服务体验感,指导设置24小时营业药店1家,美团24小时送药上门,指导药店设立自动售药机5台,53家药店开设“网订店送”服务,开展社区志愿服务2次,发放防暑降温包102份。对服务站点开展“回头看”,对创建质量不高、有严重滑坡倾向的单位采取约谈、整改等手段,确保民生药事服务站的高质量建设和高服务质量。 二是不折不扣抓好过期药品回收。针对疫情期间部分家庭囤药过多、药品过期、随意处置危害较大等问题,借助零售药店线下体系,布局定点回收药店网络,建立健全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登记、定期移交销毁等系列制度机制。依托全县热心公益事业、经营管理规范的药店作为“过期失效药品回收单位”,免费发放过期药品回收箱,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同时,“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过期药品回收活动。发放过期药品回收箱500个,建立定点过期药品回收点280个,回收过期药品1.2万盒(瓶、板)。有63家药店积极采取兑换礼品、代金券、积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过期药品回收,受到群众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务实推进视频巡查系统建设。坚持“实用、好用、管用”,积极推动视频巡查系统建设,借助济宁市药品质量智慧监管平台,从规划设计、业务梳理、模块设置、技术应用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修改完善。在全县280家药店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温湿度监测设备,实现了网格管理、执业药师在岗打卡、处方药销售线上监控、特殊药品销售登记、温湿度监测等多项功能。执法人员可以通过药品安全智慧化监管平台APP完成检查、监控、提醒等多措施管理手段,24小时实时动态监控,随时查看录像回放。用“信息化”推进“网上管”,高效提升了药品安全监管效率。 下一步,县市场监管局将按照既定目标,聚焦突破项目短板,破解项目制约,精准发力、持续发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如期兑现为民承诺,向群众交出“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工程”优秀答卷,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主持人:好的,感谢陈局长的发布,接下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 县人民政府网记者:请问,今年以来,我县在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发布人:陈圣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县坚持把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深入谋划,精心推动,狠抓落实,力促食品安全工作末端发力、终端见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两个责任”工作体系。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高永干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县食药安委全体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强同志在内的14位县委常委、县政府班子成员,15个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内的115名镇街干部,981名村(社区)干部分别包保B、C、D三级主体,签订责任与任务承诺书,一体化、全覆盖建立起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包保责任体系。今年以来,千余名包保干部共赴一线、现场督导,100%完成4轮督导任务,发现处置问题隐患2000多个,指导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常态防控制度措施680多条,推动企业配齐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2900余名,我县督导问题发现率、问题整改率居全市前列。 二是着力夯实了落实“两个责任”工作基础。县食药安办牵头组建一组一班,并进一步加强了乡镇(街道)食药安办建设,落实人员、场所、办公设备。全市首创《乡镇(街道)食药安办食品安全分层分级包保工作责任清单(试行)》,全面推动15个乡镇(街道)食药安办实体化运行。立足汶上实际对标对表上级要求,积极推进摸底测算、主体分级、清单制定等各项任务,赴各乡镇组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10余次、征集基层干部意见60余条,完成全县11000多家(次)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摸底排查、分级建档。 三是全面提升了落实“两个责任”工作能力。聚焦包保干部能力短板,深入做实做细“三讲培训”。“课堂集中讲”,对包保干部开展集中培训,全面充实包保干部食品安全知识储备,打牢基础能力。“现场示范讲”,在生产车间、超市仓库、餐饮后厨,面对面、手把手讲解不同业态的检查要点、操作标准、“食安督”APP使用,提升干部现场督导实践能力。“线上随时讲”,建立包保干部微信群,随时随地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同时,编制《包保工作一本通》,印制《包保任务明白纸》,“线上+线下”全覆盖组织专题培训50余期(次)、参训3000余人(次)。 四是创新探索了落实“两个责任”推进机制。坚持“党政主导、市监(食药安办)主抓、企业主责”三位一体、同向发力,推动“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三责贯通、同频共振。在落实督导任务方面,县市场监管局由局长、所长、科员三级市监干部“一对一”“点对点”对接联系县、乡、村三级包保干部。在推动问题闭环处置方面,强化“督检协同”,包保干部现场“督导”、市监人员现场“检查”同步开展。突出“即知即改+标本兼治”,针对不同问题分类采取教育警示、责令改正、立案处罚、建章立制等措施,确保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在确保工作成效方面,坚持“督查+考核”同步加强,着眼“发现问题”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暗访,推动“两个责任”真正落地见效,做到了包保常流水、不断线。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农批市场是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出来后进入百姓餐桌的第一道关口,请介绍一下县市场监管局在加强农批市场监管,确保群众“菜篮子”安全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和部署? 发布人:徐恩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主办) 谢谢您的提问。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切实守住百姓“菜篮子”,县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把市场开办方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摆在重要位置,全面贯彻落实“五项制度”,牢牢守住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一是实行了驻场监管。为加强食用农产品流通源头监管,县市场监管局成立了市场巡查所,配备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驻场监管,对市场开办者和入场销售者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交易时段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及时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参与各级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抽样。 二是强化市场抽样检测。中农批汶上市场投资20多万元建成了快检室并投入使用,截止2023年11月底已完成快检11009批次,快检不合格3批次。针对抽样检测发现的问题,督促告诫市场开办者、入场销售者及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停止销售、召回和了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坚决防止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再次流入市场。 三是加强定量监督抽检。对于市场内销售的韭菜、芹菜、菠菜、豇豆、柑橘等蔬果类和生鲜肉类等品种进行重点抽检,检测项目为农兽药残留和容易非法添加的物质。对于监督抽检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在依法进行处置的同时,及时追查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进货来源,并及时向生产地或上游供货商所在地相关监管部门通报不合格产品信息。截至目前,共完成监督抽检194批次,不合格3批次,全部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处置到位。 四是全面推广使用“山东食链”系统。督促引导入场销售者上传或市场开办者扫描每一批次入场销售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购货凭证等相关证明。买菜方扫描入场销售者“山东食链”系统二维码,及时了解上游种养殖或者供货商信息和快检结果等信息,做到了所售食用农产品相关质量安全证明齐全、追溯信息清晰,确保了广大消费者“菜篮子”安全。 县人民政府网记者:今年以来,围绕县人民政府2023年民生实事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工程,县市场监管局在药品安全提升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发布人:刘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围绕县人民政府2023年民生实事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工程,在药品安全提升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民生药事服务。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则,依托全县药店设置了280个民生药事服务站,由药店提供安全用药知识宣传、用药指导、血压测量、中药打粉、代煎中药等一站式医药服务。 二是持续开展过期药品回收。购置发放“过期药品回收箱”500个,在280个药店设置回收点,对全县群众家中过期的自备药品进行回收汇集,定期回收后交由专业机构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降低群众误服误用过期药品的安全隐患,减少了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是健全完善智慧监管系统。推进智慧监管,在全县药店安装282套视频监控、温湿度监测等设备,接入智慧监管系统,实现处方药销售、执业药师考勤、温湿度监测预警。实现线下查和线上防相结合,有效提升了监管效率。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我县今年组织开展了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请问,下一步县市场监管局在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发布人:刘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 谢谢您的提问。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县在今年7月启动了为期一年半的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自巩固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保障我县稳定向好的药品安全形势。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坚持风险管理,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合规意识、法治意识、风险意识。紧盯重点产品和重点环节,全面排查风险隐患,进一步提高风险隐患排查的针对性、靶向性。同时依法及时处置安全风险,对高风险企业和重点环节加大现场监督检查频次。 二是高压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强化药品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让违法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持续强化协同联动,强化行刑衔接,加强与公安、卫健、医保、行政审批等部门的联动,适时开展跨部门检查,消除监管盲点盲区。 三是持续提升药品监管效能。着力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攻克基层药品监管“难点”。依托局“科所联动执法”工作机制,优化整合全县药品监管资源,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力量下沉。推行“信息化+网格化+标准化”三化融合监管模式,强化药品监管力量配备,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执法能力,进一步夯实基层监管基础,不断提高药品监管效能。 主持人: 感谢刘书记的介绍,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先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联系县市场监管局新闻宣传科。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谢谢各位记者朋友!谢谢各位发布人!再见。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