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汶上分中心定于2022年8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发布上半年招标投标指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县人民政府网、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齐磊(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汶上分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网民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汶上县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网上办、减环节、降成本、优服务”四个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推进“交易全程电子化、交易操作便捷化,交易程序规范化,交易服务标准化”,努力打造“公开公平、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场交易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本次发布会我们邀请到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汶上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强、工程交易科科长陈桐、政府采购科科长孔维彬,为大家介绍此次活动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应邀来到我们发布会现场的,有来自汶上县人民政府网、汶上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首先,请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强介绍我县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的有关情况。
根据本次新闻发布会安排,下面我向各位朋友介绍一下我县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汶上县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重点,积极围绕企业群众反映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持续推进交易全程电子化,优化交易流程,降低投标成本,不断提升交易服务水平;重点在“网上办、减环节、降成本、优服务”等四个方面狠下功夫,实现了“交易全程电子化、交易操作便捷化,交易程序规范化,交易服务标准化”,有力推动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交易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一、交易全程“电子化”促规范
一是汶上县公共资源交易网实现“一网三平台”架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平台、行政监管平台一网汇聚,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网站涵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土矿产资源、国有产权等交易项目,招标投标信息全部即时推送至省市公共资源交易网,重点项目招标信息同时在国家级媒介发布。二是所有工程交易项目均实现从招标备案、受理登记、信息发布、开标评标、中标公示、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资料存档等26个环节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程电子化实现信息实时推送、数据实时保存,各项操作全程留有痕迹和日志,可溯、可追、可查;其中,“不见面、零接触”进一步遏制了投标企业与评标专家的接触串标;多主体“电子签章”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交易主体便捷度。三是全面实现监督管理电子化、智慧化,高标准建成了“数字见证室”,完成由传统“人工”1人1标向“数字监督管理和见证”1人多标的转型升级,有效发挥了监督管理、见证服务“传感器”和“报警器”作用,提高了廉政风险防控水平、信息化水平。四是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在工程交易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远程异地评标辐射半径,成功与11个省61个地市确认合作关系,全市率先完成了跨省市异地评标。五是充分利用电子交易系统电子投标文件上传IP与MAC地址双比对、电子清标、暗标错位评审、专家打分预警等智能分析手段进行围标串标分析,助力专家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有效维护交易的公正性。六是畅通异议(质疑)投诉渠道,实现投标人远程在线提出异议(质疑)投诉、招标人和行业监督部门在线即时处理与回复。
二、交易流程“减环节” 提质效
一是招标信息实现自动发布。梳理和优化交易流程,全面取消招标文件备案、进场查验环节,简化发布流程,实行招标文件审查承诺制,招标信息由招标人自行发布,并对招标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依法公开招标公告、资格审查结果、中标、合同信息、合同履约及变更等各项信息,实现了交易全过程最大化信息公开。二是优化招标备案登记。通过信息共享、自助在线填报等方式,在线完成招标项目备案登记,大幅提高招标效率。三是推进交易服务事项部门协同“线上”办理。各行政主管部门线上完成招标备案和信息反馈后,信息在线流转交易平台、网上直接进场登记、在线发布招标信息等事项全程网办,让数据跑路代替人工跑路,提速90%以上,招标效率和交易便捷度显著提升。四是实现交易场地远程自助预约,预约系统“日历式”信息展示,招标人或代理机构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自主在线预约、变更场地、自定义时间段及情况查询等。四是上线“标立通”微信小程序,实现了交易从“线上办”到“掌上办”跨越,掌上“不见面”开标、在线签到、加解密投标文件、报价、开具电子保函、处理异议与回复、辅助专家评审、采集专家签名等功能,打造了移动交易新场景,进一步提升电子化交易便利度。
三、助力交易主体“降成本” 添活力
一是降低投标企业直接投标成本。取消进场交易服务费、取消投标报名环节,投标人足不出户便可参与项目投标,直接减少了投标企业标书制作费、交通住宿差旅费等投标成本,免除CA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办理费用,直接成本的降低调动了潜在投标人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二是拓展投标保证交纳形式,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明确投标企业可以采用投标保证金、保险保函担保任一形式投标保证,鼓励投标企业使用电子保函,交易系统内置电子保函平台,与天安保险、永诚保险、招商银行、人保财险、永安保险和翰华担保等多家承保机构合作对接,为投标企业提供多元化、7×24全天候、全程在线金融服务,实现了线上操作“秒办”模式,为投标企业免去了办理纸制保函的奔波。2022年1-7月份,参与我县投标的企业共2407家,其中保函形式2259家,占比93.85%,直接为企业释放资金占用1.2827亿元。三是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各类保证金分级交纳。将各类保证金交纳和信用管理挂钩,根据投标企业诚信情况差异化比例提交各类保证金,降低交纳比例,减轻投标企业融资压力。四是升级保证金代收代退管理系统,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建立投标保证金退付预警机制,分节点加快以电汇方式交纳投标保证金的自动化退付效率,实现了自动计算、退付本金及同期利息,评标结束后未中标人保证金即时自动带息退付原汇款账户,比法定时限提速99%以上,进一步减少企业资金占用成本。
四、交易平台“优服务” 强功能
一是推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招标人科学合理制订招标计划,增加市场主体投标准备时间,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透明度。二是将服务做在前,标前主动对接提供咨询、标中部门联动秒审通过、标后精准回访减少质疑,确保项目招标活动零延时、零耽搁。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耕营商环境建设,在县公共资源交易网“政策法规”、“重要通知”及”办事指南”栏目,及时公布招投标相关政策制度文件,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系统操作指南、政策新规等。四是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常态化征集机制。县公共资源交易网“营商环境”专栏设置“招标投标营商环境意见建议征集栏”、“重要通知”栏发布征集公告,公布邮箱、电话等方式公开征集优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通过电话、邮箱、召开工作座谈会、实地走访、主题宣传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各交易主体进行走访回访,发放政策明白纸,精准开展涉企便民服务措施宣传,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下一步,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国家、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精神,立足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聚焦市场主体,主动担当作为,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聚力数字化成效推动平台管理再完善,立正队伍风向标引领交易流程再升级,对标服务新理念强化平台建设服务功能再提升,全力打造“智慧交易 阳光汶上”交易平台,助力我县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借此机会,恳请各新闻媒体能够持续关注我县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新举措、新成效,多支持、多宣传,谢谢大家!
主持人:齐磊
感谢冯主任的介绍。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近年推进的交易全程“电子化”、交易流程“减环节”和助力交易主体“降成本” 等服务举措切实提升了交易便捷度、增强了群众满意度,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机构,提问媒体仅限提问1个问题。请大家开始提问。
刚才听到介绍“全速服务零延时“业务品牌,能否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发布人:陈桐(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汶上分中心工程交易科科长)
好的,感谢您对我们招标投标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今年初,我县建设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项目多且集中。调查发现,项目的进场周期普遍较长,各部门办理项目审批手续衔接度有待提升,部分招标人对招投标政策流程掌握不清晰,针对这种情况,中心多措并举,通过标前、标中、标后三个阶段,靠前服务、全程护航,有力地缩短了我县建设项目招标时间,推动了各类项目快速落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及归纳总结经验,形成了“全速服务零延时”标准化业务服务品牌,确保项目进场后零延时、零耽搁。实现项目从发布招标公告至发表中标通知书时间最短压缩至27天法定最短时间。标前主动对接提供咨询,通过上门访问或座谈交流,了解项目信息及手续办理情况,打包推送优秀代理机构名录及联系方式,发放讲解《招投标一点通》,根据项目进度预判进场时间,动态预留场地。标中部门联动秒审通过,制定《“全速服务零延时”业务品牌实施方案》,建立联动机制,确保环环相扣不留空白。标后精准回访减少质疑,项目结束后第一时间对招标人、代理机构、中标人实施“一项目一回访”,收集提升建议,强化结果运用,同时向交易主体宣传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提升交易主体满意度。
刚才听到中心聚焦企业“降成本 减负担”一些措施,能否再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发布人:孔维彬(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汶上分中心政府采购科科长)
一是投标“零收费”。所有项目一律实行全流程电子化和“不见面开标”,交易服务费、纸质标书费、保证金、交通住宿等各类制度性费用“应免尽免”,投标“零收费”。2022年上半年,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汶上分中心通过“数据跑腿”代替纸质文件,为534家企业提供2334次投标服务,较以往同规模采购可为投标企业节约标书制作、差旅等方面成本达500余万元。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有效激发了企业参与投标活动的积极性。
二是投标“免押金”。实现信用评级与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联动缴纳,对信用良好企业降低保证金交纳比例。鼓励建设工程项目不再收取履约保证金,鼓励免收简单小额工程项目的投标担保,水利项目设计、监理、检测、咨询等服务类项目不再提供投标担保。上半年73%房建、市政项目未收取履约保证金,收取履约保证金的鼓励使用保函,此举为企业释放资金占压3000余万元。
三是投标“降成本”。全面推广电子保函替代工程投标保证金,与天安保险、永诚保险、招商银行、人保财险、永安保险和翰华担保等多家承保机构合作对接,为投标企业提供多元化、7×24全天候、全程在线金融服务。从提交到出单不到一分钟,真正实现了线上操作“秒办”模式,为投标企业免去了办理纸制保函的奔波。上半年采用保函形式作为投标担保占比93.85%,为企业释放资金1.2827亿元。
各位发布人,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以及莅临现场的各位市民代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