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尚烈士传略 |
||||
|
||||
曹志尚烈士传略
曹志尚,原名曹凌云,一九0三年出生在汶上十区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受农民勤劳、朴实、正直等优秀品质的熏陶。十五岁在汶上县城高级小学毕业后考入郓城乡师就读。 曹志尚在求学期间,正值日寇侵略、军阀混战、国难当头、民族危急的动乱时代,加之家境艰窘,从而辍学从军。一九二五年任奉军连长,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任副营长,后在汶上县农民协会任干事长,兼县警备大队副大队长。一九三六年任小学教员,抗日战争暴发后,在汶上一带发动组织抗日活动。一九三八年二月五日与刘星等人共同领导了鲁西南著名的永安寺起义,先后任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副大队长,十支队挺进队副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一团一营营长,团参谋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副支队长兼参谋长,一九三九年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0年三月十日在响水口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一
一九二八年春,北伐军路过鲁西时,任国民党革命军第六军副营长的曹志尚,对贪官污吏横行霸道、涂炭人民的社会现实强烈不满,毅然留在汶上县,决心投身于农民协会运动;同年夏,他与陈伯衡、刘启文等爱国知识分子一起,深入农村,大讲农民要翻身的深刻道理,广泛发动群众,使农民协会运动蓬勃开展,“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的呼号遍及乡里。这一行动得到了汶上县各界进步人士的同情与支持,同时曹志尚被群众公推为汶上县农民协会干事长兼警备大队副大队长。 国民党汶上县二区区长房子健,是残苦剥削劳动人民的大地主,大恶霸。曹志尚等领导的农民协会,要坚决打倒房子健,但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汶上县政府却极力为其袒护。曹志尚等人利用合法身份,带领农民协会会员与县政府开展激烈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多次与县长祁庆墀分庭抗理,经过反复斗争,房子健终于被打倒了。这次和房子健斗争的胜利,使之民心大快,初战得胜。 一九三0年春,劳苦农民正处青黄不接的艰辛之际,而国民党县政府却召开向农民增税的紧急会议。会上,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协会坚决反对增税。在两种观点争执不下时,曹志尚带领警备大队武装包围了旧县府,并散发了“请看祁庆墀罪恶十九条”的传单,揭露他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对祁施加压力。结果,征税会议没有开成,国民党汶上县县长祁庆墀卸职逃跑。这时国民党省政府却以煽动谋反的罪名,将曹志尚的副大队长给撤了,并下了捉拿曹志尚的通缉令。为民请罪的曹志尚只好在农民协会的保护下,离开县城,转入农村,隐蔽开展工作。
二
天常日久,积案无人问津,后来通缉令也撤消了,那时曹志尚虽不得志,但他救国救民的雄心尚存。下步的道路怎么走呢?他曾一度沉默彷徨。一九三三年前后,曹志尚通过老乡陈伯衡与北大学生共产党员杨启哲同志有所接触,在杨启哲的影响下,阅读了《国家与革命》、《农民之友》等进步书籍,使自己的世界观有了较大的转变,他进一步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实质,同时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取得救国救民的道理。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曹志尚和刘启文一同考入了济宁小学教师短训班,结业后即任小学教员。 “七·七”事变后,曹志尚利用教师的身份,积极组织发动抗日救亡运动,首先在教育界发出“组织力量,实行抗战,保卫家乡,保卫财产”的呼吁,尔后,与刘启文等人在汶上城内“力生合作社”文具商店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秘密联络,九月间,在济南齐光中学任教务主任的陈伯衡同志回到老家汶上,决定留在家乡打游击,曹志尚迅速与陈伯衡联系,共同商讨抗日救亡运动的组织办法。他们一致认为,要想使抗日力量不断壮大,并取得抗战的胜利,必须依靠共产党。十月间陈伯衡直接去中共鲁西南特委,找到了江明,提出要给汶上派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与此同时,曹志尚等人立即在家乡发动群众,搜集枪支,尤其是在青年教师、学生中反复宣讲“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誓死不当亡国奴”的道理,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动员知识青年踊跃参加抗日队伍。他与曹麟周、靳景文等爱国知识分子一起,先后动员了马村、孟姑集两处学校的部分枪支,组织成立了“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十一月下旬,这支队伍在郓、汶、 巨、嘉交界处的韩党庙内集合,后又转移到汶上县十区后方官屯张允让柴草园子里。这支武装力量,起初有二十余人,十几支枪,当时对外叫做保家卫国的“自卫队”,对内叫“抗日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曹志尚任队长。不久,“民先队”很快发展到三十余人,二十多支枪。“民先队”成立后,曾多次为民除害,土匪姚念福住在老僧堂,向当地发群众敲诈勒索,要钱要粮,百姓极为气愤。曹志尚率领“民先队”,并组织了二百多名群众,赶跑了姚匪,群众无不称好。 年底,鲁西南特委派共产党员刘星同志来到了汶上,并很快与陈伯衡、曹志尚取得了联系。在此期间,曹志尚组织抗日武装的情绪更加高涨了,但任务也更加繁重了。他既要继续动员人员、搜集枪支,又要为战士们食宿奔忙,还要与刘星同志保持经常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曹志尚因任务艰巨、紧迫而常常得不到休息。他这种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使战友们深受感动,使这支队伍不断壮大。 一九三八年二月五日,在刘星、陈伯衡、曹志尚等主要领导人充分酝酿,并作了认真准备的基础上,举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永安寺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后,建立了“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举起了民族抗日的伟大旗帜。 起初,这支队伍归鲁西南特委领导,济宁失陷后,与东平党组织负责人万里同志有过联系。后来由于形势的变化,归属鲁西南范筑先部我党的十支队挺进队;秋后,挺进队与东平各区武装会编为东进梯队。这时队伍已经比较壮大,陈伯衡任队长,刘星为政治委员,曹志尚为独立营营长。一九三八年底,东进梯队与太西抗日自卫团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省纵队第六支队,原东进梯队被改编为六支队一团,陈伯衡任团长,刘星任政委,曹志尚先任一营营长,后任副团长兼参谋长。 一九三九年三月,曹志尚于六支队一团任副团长兼参谋长,在泰安、肥城之间小布山后的一个小庄上,由当时团特派员孟晓东同志介绍,光荣地加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三九年九月,奉六支队司令部命令,团政委刘星、副团长兼参谋长曹志尚率领两个连进驻运西开创抗日根据地。其间,在我党统战政策的感召和我军英勇抗战的影响下,这支队伍顺利收编了原汶上县地方武装白育普部队和侯宪明部队,建立了千余人的郓、汶、巨、嘉抗日游击队。刘星任政委,侯宪明任司令,曹志尚、白育普为副司令。十二月,又被统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刘星任政委,曹志尚任副支队长兼参谋长,后任支队长。 八支队以梁宝寺一带为根据地,活动在汶上、济宁、嘉祥、巨野、郓城等边沿地区。八支队先后攻克了驻南旺镇的湖田局、郓城的黄堆集、济宁县的长沟、汶上县的马村等日伪据点。解放了郓、巨、嘉交界的广大地区,使这一地区和杨勇在郓北、鄄城一带领导的七支队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八支队还帮助地方建立了汶南工委、汶南办事处和汶上县九、十两区抗日运动委员会等地方政权和群众团体。当时,八支队政委刘星兼任汶南办事处主任,田管停任秘书,齐志田任武装大队长。曹志尚统管八支队和汶南大队的武装,没在地方上任职。曹志尚以抗日救国为重,以巩固部队建设为重,为体现我党统战政策,与统战对象侯宪明、白育普搞好关系,虽然让侯宪明任司令,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职位高低,仍不断团结和帮助他们,一道搞好抗日工作。曹志尚对同志忠恳体贴,为人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尤其关心下级的疾苦和照顾好与兄弟部队之间的关系。一九三九年冬,郓、汶、巨、嘉四县的人民抗旧救国会地方武装归属八支队指挥后,支队首长把棉衣先发给抗日救国会的全体成员,为加强该队伍的政治工作,派去了纪维明、孙镜任救国会一、二连指导员。当同志之间、部队之间以及部队与地方之间发生矛盾时,曹志尚总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部队健康发展。
三
在历次战斗中,曹志尚沉着机智,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并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在一九三八年八月攻克汶上县五区日伪据点的战斗中,曹志尚任独立营营长,率两个连将伪区部包围。伪军负隅顽抗,拒不投降,曹志尚一边命令部队全线攻击,一边带领部队战士迅速占领了一座楼房,居高临下,很快把敌人的火力压下去。在实行强大军事压力的同时,曹志尚在楼上高声喊话,开展政治攻势,迫使伪军士兵大部缴械投降。这次战斗,除俘敌三十人外,还活捉了伪区长崔忠诚。 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一日晨,日伪五千余人,汽车、坦克百余辆,突然将我一一五师师部和部分部队包围在肥城以南的陆房村周围的十几个村庄内,处境十分险恶。正置陆房村外围的六支队一团得到消息后,团参谋长曹志尚率一团一营迂回到敌军侧面,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并拖住了汶上、东平、宁阳三个县的鬼子,牵制了敌人力量,为我一一五师的胜利突围创造 了有利条件,后受到一一五师和支队部的表彰。 在著名的一九三九年八月二日梁山战斗中,曹志尚奉杨勇命令,第一连兵力由梁山后集直插前沿阵地,配合主力部队冲破敌人防线,使整个战斗取得辉煌战果,活捉敌人二十名,缴获大炮两门,小炮数门,机枪十余挺,整个战斗胜利告捷。 一九三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晚,刘星与曹志尚率两个连由梁宝寺出发,急行军五十余里,一举攻克了日伪长沟据点,生俘伪军五十余名。缴获马、步枪五十余支,其他军用品甚多。十一月二十六日,新华社华北分社发了《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八路军鏖战鲁西》的报道,给济宁守敌以极大震动。长沟战斗后,接着又进行了南大寺战斗,当时敌人在南大寺和离南大寺不远的梁庄分住,刘星带一个营攻击南大寺,曹志尚带一个营攻打梁庄,急行军六十余里,同时夜袭伪据点的两处敌人。一举将敌歼灭,缴获长、短枪百余支。 曹志尚率兵拔除郓城县黄堆集日伪据点,也进行得于净利索,生俘大量敌人,缴获百余支枪,二十多匹马,我军损失甚微。几次战斗,使我军声威大震,敌人闻风丧胆。 曹志尚不但善于作战,而且在统战工作中,能始终坚持“枪口对外,一致抗日”的原则,不论是对开明绅士,还是伪土匪,只要抗日,都能利用不同方式尽量争取力量,扩大抗日阵线,以集中打击日寇和顽固汉奸投降派。按照党的指示,他曾多次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去做统战工作。一九三八年三月,刘星、曹志尚亲自到国民党展书堂部做工作,联合进攻汶上县城的日军。一九三九年八月,他将李承彦的地方武装说服,并动员他们编入六支队一团独立营。
四
日寇在我军民的沉重打击下,变换手法,极力推行“以华治华”的卑劣伎俩,利用亲日汉奸、反动会道门、土匪顽杂等与我军对抗。一九四0年春,原汶上县十区响水口村的反动会道门头子、伪区长李健德与日寇勾结,破坏我军抗日。他不但不听从我军的多次规劝,反而配合日寇造谣惑众,骚扰我军,并多次杀戮我军战士、我地方工作人员,扬言要赶走八路军当时八支队支队长曹志尚统管八支队和汶南大队,汶南大队长齐志田在我军战士屡遭杀害的情况下,向曹志尚请战,要求立即去打响水口。曹志尚经过思考,认为必须先摸清情况,便派战士山福贞、曹务济等四人前去侦察,结果红枪会视我为死敌,见去人就用标穿戮,曹务济当场被穿死,山福贞等三人脱险后,向曹志尚、齐志田作了汇报。曹志尚再次决定派一个班去观察情况,不料这个班又被红枪会扎伤三人。这时曹志尚和齐志田共同研究了攻打响水口的作战方案,接着曹志尚下达了命令。三月九日傍晚,曹志尚带一营三个连及汶南大队共四百余人前去攻打。出发前,曹志尚一再强调,要尽量争取受蒙蔽的群众,对老百姓不要轻易开枪。不时,我部包围了红枪会老巢响水口,战斗打了一夜,缴获了一些武器。三月十日拂晓,我军大部撤退。这时,反动会道门头子李健德操纵了响水口附近村庄的红枪会联合暴动,合击我军。曹志尚对受蒙蔽的群众深表同情,但多次喊话均未见效,在我军大部退下,曹志尚掩护最后的人员撤退时,突然从庄里窜出一股红枪会员,把曹志尚团团包围在东响水口西头坑内。终因寡不敌众,支队长曹志尚被刀砍枪扎壮烈牺牲。 曹志尚短短的一生,是戎马疆场的一生,是献身于民族革命事业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治军严整,工作认真,作战勇敢,严于律己,是一位军、政兼优的好同志,他对于运西地区抗日武装的建立,巩固和壮大,做出了较大贡献,汶上烈士陵园搜集了他的大量图片和英雄事迹,他的英明至今在汶上人民中流传。 “自古英雄谁无死?留有丹心照千秋”,他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