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媒体看汶上丨《济宁日报》:苑庄镇强基固本 蓄势赋能 以组织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
|
|||
强基固本 蓄势赋能 以组织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苑庄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强基、育才、善治三点发力,实现组织提升、队伍提能、治理提质、发展提速、服务提效,探索出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夯基础、固根本,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聚焦规范提升,健全机制体系。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帮包工作机制,将党员干部下沉各村担任党建指导员,压实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社“两委”、党员抓党建工作责任。因村制宜指导支部建设,党员参会率达70%以上,组织生活质效显著提升。创新开展“四议两公开”情景式教学,常态化组织“三资”管理等专题培训,不断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聚焦短板提升,攻坚软弱涣散。选优配强“两委”干部,调整骨干力量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制定专项整治措施,班子成员带队入村见面解题,推动重点村持续转化提升,3个“强基村”成功转型升级。聚焦效能提升,强化作风建设。以转变、深化、巩固为思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班子成员带头调研走访,“两委”干部、党员主动承诺践诺,解决道路坑洼等1364件身边实事,为民服务更加务实高效。 强队伍、育人才,凝聚乡村振兴建设力量。注重能力提升,抓带头人。开展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头雁讲堂等系列活动。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及“两委”职责清单化管理,定期述职述廉、点穴督导,建立调整退出机制,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严抓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坚持备而可用,培后备军。制定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制度,开展青年干部综合能力培训,立体式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建立现役军人、在校大学生定向联系机制,储备后备人才98人,激发乡村振兴内核动力。突出先锋引领,育新乡贤。坚持就地取才用才,挖掘各村能人、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乡土人才,为村庄发展献智。组织第一书记、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积极对接优势资源、开展技能交流、普及法律常识、巧解群众难题,助力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和凝聚力。 兴产业、精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并进,改善村庄面貌。聚焦“点上特色、线上美丽、面上整洁”,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持续发力。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刷新村庄“新颜值”。补链挖潜并举,壮大集体经济。全力推进“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发挥联片带动作用。加大政策引导,助推花卉、黄瓜、番茄、甲鱼等特色农业发展。延伸拉长产业链,探索推广订单农业模式,实现产量效益双增长。鼓励各村自主对接资源,探索服务创收、合作共赢等发展模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势。创新街巷长制,完善治理体系。按照“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协商共治”的原则,创新“12345街巷长制”模式,将治理触角延伸到街头巷尾,构建了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来源:济宁日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