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会议公开 > 政府常务会议 > 议定事项
索引号: 1137083000433565XH/2025-00637 组配分类: 议定事项
成文日期: 2025-02-25 发布机构: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第39次县政府常务会议】汶上县人民政府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25 14:36 信息来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分享

2024年,汶上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各项重点任务,法治汶上建设取得新发展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着力深化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

一是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三上三进”,全县依申请事项1559项,网上可办率100%。深化行政审批“1+N+N”模式,推出129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45项高频事项“无感审批”,获评全国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改革试点县。扎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为人民群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依法公开政府信息10852条。加大监督力度,认真做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人大代表建议97件、政协委员提案261件全部按时办理答复。

二是扎实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编制县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实行动态管理,2024年新制定县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废止5件、修改4件。审查县政府合同协议12件,县政府常务会议议题等文件材料80余件。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全年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数量116件。

三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进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省级试点工作,公示公布赋权事项清单,15处乡镇(街道)成立综合执法大队。组织开展实务培训活动,7月,县委编办、县司法局和县绩效评价中心组成督导组,对15处乡镇(街道)进行实地督导。9月,首次以乡镇(街道)名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乡镇(街道)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92件。

四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制度,形成“5+2”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新路子。扎实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活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加强企业行政合规指导。严查政府失信行为,建立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列入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情况跟踪监测台账,着力打造履约践诺的法治政府。严格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4年,全县共落实各项减税降费3.92亿元,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3家次企业获得专利质押融资2.1亿元。济宁仲裁委员会汶上分院共仲裁案件65件,诉裁对接案前调解115件,涉案标的额1.7亿元。

五是有效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积极推广使用“济宁云复议”小程序,打造“有问(汶)来复议政为民”行政复议品牌,2024年,共审结277件(含往年结转),直接纠错17件,调解和解55件,举行听证32次,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2024年,一审行政应诉案件53件,同比下降48%。

(二)全面推进公正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提升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向12家金融机构发出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司法建议,“3+2”环资审判模式持续发力,被省高院在全省环境资源审判新闻发布会中作为典型案例引用。完善行政争议审前和解制度,审前和解率63.16%,位居全市前列。强化数字检察,构建的“弱势群体‘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综合保护”数字检察模型已被省院冠名并推广应用。

二是建立“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强化司法与行政的衔接互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府院联动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新型府院、府检关系,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三是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深化警灯闪烁工程,开展社会治安集中清查6次,深入推进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全年破获电诈案件101起,抓获301人,电诈刑事发案数量及损失同比大幅下降。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累计接收矫正对象331人,解矫225人,目前在矫316人。汶上县社区矫正管理局被授予“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筑牢法治社会根基

一是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创建“汶水之上有法帮你”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开展“法治营商律企对接”行动,以“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为切入点,配备53台“乡村法治通”法律服务智慧终端。出台《关于建立县级公职律师库搭建跨部门统筹使用平台机制的通知》,推进公职律师库跨部门统筹使用。启动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举行“庆祝民法典颁布四周年文艺汇演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启动仪式”,开设“汶情法理”法治直播间,进行“直播带法”。全面推进“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806件,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唱响“暖心公证·护企同行”公证服务品牌,办理各类公证事项716件,实现办证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二是全面赋能法治文化建设。启动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在全县设立18个法治建设观测点。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聘任法治副校长91名,确保全县每一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一名法治副校长。全面落实《汶上县法治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组织编撰《中都历史配套文化丛书·法治篇》,打造“一山两水一圣人”法治文化带和“汶情法理+n”法治文化系列品牌。

三是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多调合一”法治化大调解体系。与北京、杭州诸暨等四地调解协会签订跨区域“五方联建共建”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汶上县村(居)法律顾问标准化试点建设,全年智慧民调系统共录入调解案件7204件,调解成功7072件,调解成功率98.17%。深化“双推送、双化解”工作模式,完善汶诉即办平台,中都街道“数治网格”获评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起来,举办全县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列入县委党校重点课程,纳入年度主体班次。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5月、6月,汶上县分别在全省、全市基层法治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二)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绝对领导。深入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汶上配套方案,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治建设重点工作4次。持续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出“一把手”走进直播间述法栏目,全县27个县政府部门和15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电视述法,组织各部门(单位)开展专题述法活动。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进一步优化法治素养评价体系。扎实推进2024年“法治为民十件实事”项目落实落地。

(三)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扎实开展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以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为引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打造特色亮点,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思维,全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5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视察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进行指导督导,力促全面提升。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化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企业行政合规指导,严格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制度,政府诚信机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减少和杜绝政府失信行为发生,着力打造履约践诺的法治政府。

(二)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法治建设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法制机构人员配备力量薄弱,难以适应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法制审核的需要,职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三)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水平还需要提升。部分村(居)法律顾问存在工作开展不充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的问题,容易成为走形式、走过场。

(四)法治建设特色亮点不够突出。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存在规模小、载体少、分布散的情况。部分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局限于完成“规定动作”,优势指标项目不够明显,特色亮点不突出,没有形成有较高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的法治建设品牌。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2025年,持续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之以恒学懂弄通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本地区法治工作领导责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动法治建设,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法治建设工作的生动实践,强化示范创建引领,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形成一批叫得响、拿得出的特色亮点。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化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健全和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推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深入推进优化政务服务,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设,积极防范政府机构出现重大失信风险。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用好“云复议+法治通”平台,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持续提升司法质效和公信力。

(四)积极推进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试点工作。深入实施镇街“智慧执法+执法监督”,按照“成熟一批、赋予一批”和“同类镇街、一张清单”的原则,明确赋予乡镇(街道)行使的行政执法权事项,开展区域内“互联网+统一指挥+综合执法”试点,推动乡镇(街道)对派驻执法力量的指挥协调落实落地。

(五)持续提升法治为民服务水平。把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能力作为基础来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严格落实学法用法述法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推动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汶上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5日



信息来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