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行政权力 > 法治建设年报
索引号: 11370830004335705P/2025-00452 组配分类: 法治建设年报
成文日期: 2025-02-14 发布机构: 县司法局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汶上县司法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14 17:44 浏览次数:
分享

汶上县司法局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司法局的正确指导下,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为统领,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各项重点任务,法治汶上建设取得新发展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统筹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

一是扎实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2024年新制定县政府规范性文件2件,废止5件、修改4件。编制县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实行动态管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及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均按规定履行法定程序。协助提升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2024年参与审查县政府合同、协议12件,县政府常务会议议题等文件材料80余件。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全年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数量116余件。

二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进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省级试点工作,公示公布赋权事项清单,15处乡镇(街道)成立综合执法大队。组织开展实务培训活动,7月,县委编办、县司法局和县绩效评价中心组成督导组,对15处乡镇(街道)进行实地督导。9月,首次以乡镇(街道)名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案件,乡镇(街道)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92件。      

三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制度,形成“5+2”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新路子。扎实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活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加强企业行政合规指导,着力打造履约践诺的法治政府。济宁仲裁委员会汶上分院共仲裁案件65件,诉裁对接案前调解115件,涉案标的额1.7亿元。

四是有效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积极推广使用“济宁云复议”小程序,打造“有问(汶)来复 议政为民”行政复议品牌,2024年,共审结277件(含往年结转),直接纠错17件,调解和解55件,举行听证32次,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2024年,一审行政应诉案件53件,同比下降48%。

(二)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是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立“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强化司法与行政的衔接互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府院联动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新型府院、府检关系,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全县社区矫正对象、释解矫人员“拉网式”、“地毯式”、“全天候”风险隐患排查稳控,排查出重点97人,风险隐患8人,稳控化解矛盾纠纷,力争社区矫正、刑释解矫两类人员安全稳定不出问题。全年累计接收矫正对象331人,解矫225人,目前在矫316人。汶上县社区矫正管理局被授予“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是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创建“汶水之上 有法帮你”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开展“法治营商 律企对接”、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行动,建立园区与法律服务所常态化联系机制。以“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为切入点,配备53台“乡村法治通”法律服务智慧终端,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供2024年法考培训服务,出台《关于建立县级公职律师库搭建跨部门统筹使用平台机制的通知》,推进公职律师库跨部门统筹使用。启动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举行“庆祝民法典颁布四周年文艺汇演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启动仪式”,开设“汶情法理”法治直播间,进行“直播带法”。全面推进“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806件,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唱响“暖心公证·护企同行”公证服务品牌,办理各类公证事项716件,实现办证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三是全面赋能法治文化建设。启动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印发《汶上县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在全县设立18个法治建设观测点,探索建立观察、评价、研判公民法治素养的平台和渠道。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聘任法治副校长91名,确保全县每一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一名法治副校长。全面落实《汶上县法治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组织编撰《中都历史配套文化丛书·法治篇》,打造“一山两水一圣人”法治文化带和“汶情法理+n”法治文化系列品牌。

四是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多调合一”法治化大调解体系。与北京、杭州诸暨等四地调解协会签订跨区域“五方联建共建”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汶上县村(居)法律顾问标准化试点建设,全年智慧民调系统共录入调解案件7204件,调解成功7072件,调解成功率98.17%。深化“双推送、双化解”工作模式,完善汶诉即办平台,中都街道“数治网格” 获评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起来,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重点内容,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5月、6月,汶上县分别在全省、全市基层法治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二)压实法治建设职责。深入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汶上配套方案,持续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推出“一把手”走进直播间述法栏目,全县27个县政府部门和15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电视述法,共播出42期。组织各部门单位开展专题述法活动,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进一步优化法治素养评价体系。

(三)扎实推进“法治为民十件实事”项目落实落地。2024年,我县聚焦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法治热点难点问题,聚焦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选取了十件实事作为“法治为民十件实事”项目,3月30日印发《关于做好<汶上县2024年法治为民十件实事项目>的通知》(汶法办发【2024】4号)。进行了“法治为民实事”项目展播,共展播十一期,及时宣传法治为民办实事工作的惠民成效,推动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四)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扎实开展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以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为引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打造特色亮点,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思维,全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5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视察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进行指导督导,力促全面提升。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化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企业行政合规指导,严格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制度,政府诚信机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减少和杜绝政府失信行为发生,着力打造履约践诺的法治政府。

(二)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法治建设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法制机构人员配备力量薄弱,难以适应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法制审核的需要,职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严重制约了法治建设工作的开展。镇(街)行政执法人员因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欠缺,难以承接下一步执法权下沉后的行政执法工作。

(三)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服务能力和水平还需要提升。村级法律律顾问工作开展不充分,部分村居法律顾问存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的问题,容易成为走形式、走过场。

(四)法治建设特色亮点不够突出。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存在规模小、载体少、分布散,整体标准不高的情况。部门、镇街法治建设工作大多是按部就班完成“规定动作”,优势指标项目不够明显,特色亮点不突出,没有形成有较高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的法治建设品牌。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2025年,汶上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统筹全面依法治县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县委“强提升、塑优势”工作主线,持续深化改革、守正创新,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之以恒学懂弄通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本地区法治工作领导责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动法治建设,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法治建设工作的生动实践,强化示范创建引领,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形成一批叫得响、拿得出的特色亮点。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化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健全和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推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成果应用,深入推进优化政务服务,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设,积极防范政府机构出现重大失信风险。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继续完善“5+2”法治化营商环境体系,用好“云复议+法治通”平台,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加大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纠错力度,高标准打造“来问(汶)有复,议政为民”的行政复议品牌,将调解优先的理念贯穿到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全过程。建立和完善行政应诉工作机制,加强“府院联动”机制建设,积极化解行政争议。

(四)积极推进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试点工作。深入实施镇街“智慧执法+执法监督”,按照“成熟一批、赋予一批”和“同类镇街、一张清单”的原则,明确赋予乡镇(街道)行使的行政执法权事项,开展区域内“互联网+统一指挥+综合执法”试点,推动乡镇(街道)对派驻执法力量的指挥协调落实落地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扎实推进全省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后半篇工作。

(五)持续提升法治为民服务水平。把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能力作为基础来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严格落实学法用法述法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推动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六)稳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质效。全面做好“八五”普法规划终期评估验收。以履职评议为抓手,大力开展深入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落细。聚焦“333”工作法,扎实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省域试点县工作。抓牢抓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公职律师以案释法,实施县、乡、村民法典宣传阵地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宣传,开展“法律十进”活动,加快推进法治文化体系建设,春节期间出版《中都历史文化丛书·法治篇》,加大宣传,全力打造具有汶上特色的普法品牌。深化法治乡村建设,积极推动“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走深走实、发挥作用。全面落实《汶上县法治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立足汶上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等特色传统文化,充分吸纳“尚变革、崇务实、重法治”的法治思想精髓,打造“一山两水一圣人”法治文化带和“汶情法理+n”法治文化系列品牌。

汶上县司法局

信息来源:县司法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