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以赴组织收入。一是强化税费保障。强化税收征管和督导调度,深入开展税费保障工作,深挖税源潜力,加强涉税信息共享、分析比对和税款清缴,确保应收尽收。二是聚焦重点税源夯实基础。结合年初制定的土地出让计划,部门联动争取成熟地块尽快挂牌出让;建立土地拍卖明细台账,逐个地块清缴“耕契”两税。三是坚持多渠道开源。强化政府资源统筹,加大各类资金、资源、资产的统筹盘活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二、多措并举培植财源。坚持把支持实体经济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整合县级资金、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持续加大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科技研发等领域投入。用好消费券、消费品以旧换新、契税补贴等方式,提振消费市场活力。加大园区投入力度,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大省市技改基金、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基金等基金的对接争取力度,争取更多省市级基金资源落地汶上。
三、抢抓机遇对上争取。紧抓一揽子增量政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重点专项资金等政策投向,立足我县实际需求抓好政策梳理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到部门、镇街;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跑部进省,及时掌握部委、省厅第一手信息;会同发改等主管部门重点围绕教育基础设施、城区防洪排涝工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扩大有效需求等领域,持续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和推介,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为汶上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四、全力保障民生重点。一是全力兜牢“三保”底线。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勤俭节约和习惯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大力压减行政运行成本,强化预算执行监控,硬化预算支出的刚性约束,严控一般性支出规模,推动基层“三保”平稳运行。二是强化民生保障。加强各级资金统筹衔接,加强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基本民生和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重点民生项目落地。三是严守债务风险红线。足额安排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资金,确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紧扣上级增发专项债券各项政策利好,全力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守牢政府债务底线红线。
五、统筹抓好筹资融资。发挥好国有企业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顶梁柱作用,扎实推进项目运作,撬动城市更新、鲁南高铁连接线、梁桥社区等项目贷款资金尽快投放;加强与各金融机构对接,抓好金融政策落地文章,全力抓好水环境治理、引汶水利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转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一期)、清洁取暖项目等项目融资工作,争取更多贷款项目授信、放款。
六、持续推进财政改革。一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融合。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反馈整改纳入财政监督范围,真正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低效多压减、有效多安排”。二是推进国企改革。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聚焦各企业主责主业,加快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严肃财经纪律。完善常态化财政监督机制,强化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大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力度,强化监督结果运用,构建财政监督工作闭环,提升财政管理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