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更优 量更大 品更全——临沂海关助力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
||||
|
||||
临沂是畜牧大市,生猪、肉禽及兔存出栏量、屠宰量均居山东省第一,以生猪、肉禽为主的肉类年产量达228万吨,产值达501亿元,是全国肉类屠宰企业数量和产量最多的地级市,有“中国肉类产业之都”称号。近年来,临沂海关大力支持关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深挖畜禽产品出口潜力,助力临沂畜禽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把控源头保质量 “我们想出口鸡肉,需要办理哪些手续?”6月18日一大早,临沂瑞和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庄聿斌就来到临沂海关咨询出口事宜。据庄聿斌说,公司已经跟国外客户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但是对出口要求和流程都不熟悉,就想来海关寻求帮助。 “出口肉制品,首先需要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及其配套养殖场、对外注册推荐等出口必备资质。”针对企业的出口需求,临沂海关企管科成立帮扶小队上门指导,从企业注册要求、养殖场备案条件、生产车间布局等方面对公司人员进行了细致讲解。 “多亏了海关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从提出申请到备案成功,前后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庄聿斌高兴地说,有了养殖场备案,我们立刻着手准备生产出口,6月28日,首批冷冻鸡胸肉成功出口柬埔寨,企业开启了“内销+外贸”两条腿走路的崭新模式。 为保障出口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临沂海关严格执行“五统一”管理要求,促进企业养殖模式从“企业+农户”向“企业+标准化养殖场”转变,严把产品原料关。同时严格落实出口成品监督抽检各项指令,从严开展生产企业核查等后续监管工作,以全过程管控推动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据统计,目前临沂关区共有出口畜禽养殖基地备案21家,出口肉类生产企业备案58家,获国外卫生注册企业4家。 专业指导拓市场 临沂市沂南县是我国最大最集中的肉鸭产业基地,其中小白条肉鸭产量居全国首位,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5%,长三角城市每3只咸水鸭就有1只来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全国“肉鸭养殖第一县”。 在位于沂南县辛集镇的山东众诚鸭业有限公司门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装卸货物,每天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这是一家成立于2002年的老牌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耕耘和发展,于2020年底成功实现冷冻肉鸭的首次出口,也是临沂市第一家开展肉鸭产品出口的企业,今年他们又打开了安哥拉这个新市场。 “这几年公司的出口量逐年递增,出口版图也逐渐扩大,外贸发展的背后是临沂海关长期的指导和帮助。”冯斌说,他们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了8个国家和地区,同样的产品出口到不同国家,检疫要求是不一样的,如何保证同一产品符合不同国家的要求,这是他们最头疼的问题。 外贸有堵点,海关有办法。临沂海关成立专家组进行长期跟踪式帮扶,为企业出海拓市场扫清障碍。“我们定期到企业开展调研,奔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回,24小时在线解答企业业务咨询,从养殖、生产到申报出口提供全流程答疑服务。”查检一科科长姚知渊介绍。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临沂出口畜禽制品1.3万吨,同比增长59%,冷冻畜禽肉、调理制品、熟肉制品、鸡骨高汤等全系列产品均成功实现出口,产品远销缅甸、越南、马尔代夫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助企延伸产业链 走进临沂超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炸鸡的香味扑鼻而来。两条全自动肉鸡屠宰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每只白羽鸡经过自动化分离、滚揉、沾浆裹粉、蒸炸等环节后,被制作成各类鸡肉制品销往海内外。 据了解,一只2.5公斤左右的白条鸡售价约为21元,而将鸡肉分割熟制后,利润可以达到白条鸡的10至20倍。 近年来,临沂畜禽生产企业纷纷从屠宰分割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了由低端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 “我们的深加工产品多达200余种,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8.65亿元。国内销售火爆,我们就想开拓海外市场,但是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产品标准不一样,各个国家的标准也不统一。”刘业翔非常困扰。 为助力更多畜禽制品走出国门,临沂海关加大对国外技术、标准、规则研究力度,定期向企业推送“标准包”以及相关产品预警信息,同时提供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咨询服务,为畜禽产品出海保驾护航。 “在海关专家的指导下,今年我们的香辣鸡腿、原味鸡翅等熟制鸡肉制品成功实现首次出口。”刘业翔说,今后,冷冻分割鸡、调理鸡肉制品以及更多熟制产品将逐一列入公司未来的出口计划。 姚知渊表示,临沂海关充分发挥职能和技术优势,帮助畜禽生产企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不断推动“产品走出去、产业强起来”,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王建敏、张鑫/文)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