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山东记者谈丨农文旅融合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
||||
|
||||
春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节日,“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最深的乡情,最浓的乡愁。今年1月18日(农历腊月初八)至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以“家家挂红灯,户户贴春联,村村有好戏——回村过大年”为主题,举办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更好地激活乡村民俗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展现新时代农村崭新风貌,营造喜庆祥和、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更好地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活跃城乡文化旅游市场;更好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青岛市“打头阵、当先锋”,在文化旅游节期间策划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活动,让广大群众和游客感受热腾腾的烟火气和浓浓的乡愁年味。 熙熙攘攘的集市,聚拢是烟火、摊开是人间。借着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的契机,青岛市依托台东步行街、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即墨古城、李村大集、王哥庄大集、泊里大集、吕家庄夜市、莱西山会等集市、庙会、山会和商业街区,开展农品展销、手造市集、特色美食、国潮演出等活动,整合“老字号”“青岛手造”等特色好品,推出具有青岛特色的“网红”产品,打造一系列“文化味、乡土味”浓厚的大集,将农业、商业、文化和旅游元素有机结合,把“黄河大集”打造成“年货大集”“好品大集”“文化大集”,以“热气”吸引“人气”、聚集“财气”,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丰富经济业态,为城乡注入新的活力与激情。 文化赋能乡村文化建设,“村村有好戏”助力乡村文明发展。按照“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原则,青岛市利用春节前后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腊八寻年味、小年赶大集、除夕辞旧岁、十五闹元宵、二月二龙抬头等民俗文化活动,举办秧歌、茂腔、柳腔、大鼓、木偶戏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艺术展演,把民俗文化展示体验与送戏下乡、小戏小剧展演等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展现挂红灯、贴春联、逛庙会等春节习俗,传承弘扬乡村特色民俗文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演出。 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旅作为依托乡村资源的新型业态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挖掘、盘活、整合乡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活跃城乡文化旅游市场,青岛市推出山海康养游、冰雪运动游、老城漫步游、田园休闲游、民俗雅趣游等特色产品,吸引外地游客来青岛过大年。以“嗨游青岛、乐享齐鲁、文旅惠民、悦享冬季”为主题,开展海洋温泉嘉年华、体育冰雪巡游季等“冬游青岛”特色活动,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释放消费新活力。 此外,青岛市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做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春节期间免费开放工作,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公益电影放映、全民阅读推广等文化惠民活动。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送理论、送文明、送志愿服务、送文化、送教育、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送体育、送培训等“十送”服务,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特色点)阵地作用,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暖民心”等主题,广泛开展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倡导广大群众和游客,要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观影(演)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坚决抵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大力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城市的主人,当好东道主,开展好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清洁行动,打扫清理好家庭楼院、临街商铺等重点区域,营造干净整洁的良好环境,以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胸怀善待八方来客。 据悉,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青岛市以“家家挂红灯,户户贴春联,村村有好戏——回村过大年”为主题,组织开展青岛城乡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策划推出了34项市级活动和820项区市活动,通过办好商贸购物年货集,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活跃城乡文化旅游市场,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等,诚邀五湖四海的朋友来青岛寻年味、赏民俗、过大年。 发展农文旅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链的联动整合,使乡村文化、旅游、农业、娱乐、康养等产业相融合,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以农促旅、以旅哺农”的良性循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文化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也是集中展示山东好品、青岛好品的良好契机。(文/刘淑红)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