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70830004335318B/2024-02662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成文日期: 2024-11-08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汶农字〔2024〕55号关于印发《2024年全县秋种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11-08 11:30 浏览次数:
分享

各镇街农办:

当前,正值小麦秋种准备关键时期。小麦“七分种、三分管”,全面提高秋种整地、播种质量,对推动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至关重要。为指导各镇街切实抓好小麦秋种整地播种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我局组织专家制定了《2024年全县秋种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执行。

汶上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23日    

2024年全县秋种技术指导意见

今年小麦秋种工作要继续坚持“绿色增产、提质增效”原则,搭好良种布局架子,充分发挥品种潜力,大力推广以“小麦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和播后镇压”为主要内容的“四适一压”技术,切实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促进冬前壮苗,增强全生育期抗逆减免灾能力,打好小麦丰产丰收基础。

一、科学选择优良品种

(一)优选品种。要按照“品种类型与生态区域相匹配,地力水平与品种产量相匹配,早中晚熟品种与适宜播期相匹配,水浇条件与品种抗旱性能相匹配,高产与优质相配套”的原则,结合当地品种对比试验示范结果,引导农户科学选择优良品种。重点选用济麦22、菏麦29、山农38、太麦198、鲁研951、济儒麦20、济儒麦19、山农28号、登海202、烟农1212等。

(二)优化结构。可通过订单生产,优化调整品种结构,积极发展强筋、中强筋、营养特色等优质专用小麦,努力增加小麦种植效益。

强筋品种建议选用济麦44、中麦578、济麦5022、济南17号、鲁研1403、轮选49等品种。

中强筋品种建议选用泰科麦33、济麦55、农大761、圣麦918、岱麦366、山农47、岱麦217等品种。

功能性品种建议选用山农48、济麦8040、济紫麦1号、泰科紫麦3号、山农糯麦2号等品种。

(三)种子处理。近年来,茎基腐病已成为我县小麦的重要病害,选择有效药剂进行种子包衣拌种,是防范茎基腐病的主要措施,要切实抓好种子包衣拌种。小麦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择使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井冈·枯芽菌等药剂包衣或拌种;地下害虫、苗期蚜虫和红蜘蛛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辛硫磷等药剂包衣或拌种;多种病害和虫害混合发生的地块,可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配的药剂包衣或拌种,必要时可对统购包衣种子进行二次包衣或拌种。

二、全面提高整地质量

(一)秸秆还田。目前,要大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地地力,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实施秸秆还田。如果秸秆还田质量不高,会直接影响小麦出苗质量,造成病虫草害偏重发生,必须注重提高秸秆还田质量。推荐使用带前置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打碎秸秆,秸秆长度不超过5厘米,并均匀抛洒还田。如达不到上述标准,须用甩刀式、直刀式、铡切式等高性能秸秆还田专用机再作业1~2遍。对还田秸秆量较大地块,秸秆还田后每亩施用腐熟剂2~4公斤,增施纯氮2~3公斤,加速秸秆腐熟分解。

(二)深翻整地。耕地深翻既可打破犁底层,促小麦根系下扎,又可通过深埋秸秆、杂草和病虫残体等有效减轻病虫草害发生程度,是一项增产增效关键技术。为降低整地成本,一般2~3年深耕1次,有条件的地方可每年进行深耕翻。应根据地块大小,选择适宜耕幅的牵引犁、悬挂式翻转深耕犁、悬挂式装配合墒器的翻转深耕犁等进行深耕翻,耕深不低于25厘米。

(三)耙耢镇压。耙耢镇压可以耙碎土块、整平土地、踏实耕层、控制播深,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种子萌发。在深耕或旋耕后应及时耙地和进行播前镇压,促进种子出苗生长和根系下扎,提高苗期抗逆能力。

三、扎实推行平衡施肥

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鼓励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一般地块亩施腐熟堆肥(农家肥)1000~3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300~500公斤。要将有机肥与化肥的科学搭配施用,推荐(N-P2O5-K2O)16-16-10、15-18-7或相近配方。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等确定基施配方肥用量,亩产400~500公斤的地块,亩施配方肥40公斤;亩产500~600公斤地块,亩施配方肥50公斤;亩产600公斤以上地块,亩施配方肥55公斤。缺锌或缺锰地区可亩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缺硼地区可亩施硼砂0.5~1公斤。要采用化肥深施技术,杜绝地表撒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增强小麦抗逆能力,显著节省人工成本,支持新型粮食种植主体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努力提高小麦单产水平。

四、切实提高播种质量

(一)“四适”播种

适期播种。根据冬前积温和品种特性科学确定小麦适期播种时间。我县适宜播期为10月8日至20日,确保小麦冬前0℃以上积温达到600℃左右。

适墒播种。小麦播种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播前墒情不足地块,要提前浇水造墒或播种3~4天后浇蒙头水,墒情过多地块应及时开沟散墒,做到适墒下种。

适量播种。重点推广小麦宽幅精播、精量条播等精量播种技术。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5~18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多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3~16万。在此范围内,高产田宜少,中产田宜多。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的,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基本苗1~2万。

适深播种。播种深度3~5厘米,切忌过深过浅。播种机行进速度以每小时5公里为宜,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

(二)播后镇压。播后镇压是提高小麦出苗质量和苗期抗逆能力的有效措施,要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秸秆还田地块,要在小麦播种后采用机械镇压器再镇压1~2遍,提高镇压效果。

(三)精量条播。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使用高性能小麦复式条播机+北斗导航播种,可一次作业完成破碎坷垃、平整地面、播前播后镇压、精量播种等多道工序,显著提高小麦播种、出苗质量。要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鼓励支持新型种粮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高性能复式条播机和北斗导航设备,积极扩大小麦精量条播面积,努力提高小麦群体质量,夯实丰产基础。

五、适时开展化学除草

要密切关注麦田杂草的发生情况,坚持“春草秋治”,抓住冬前防治的短暂窗口期,做好杂草防除。防除阔叶杂草,可选用含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噻吩磺隆等成分的单剂或复配制剂。防除禾本科杂草,可根据草相选用含甲基二磺隆、精噁唑禾草灵、氟唑磺隆、唑啉草酯、啶磺草胺、炔草酯等成分的单剂或复配制剂。选用性能良好的喷雾器械,在小麦3叶1心后,杂草基本出齐时喷施,时间应控制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间,晴天无风且最低气温不低于6℃时,喷雾要均匀,不重喷、不漏喷,阴雨天、大风天禁止用药,以防药效降低及雾滴飘移产生药害。

信息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