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改革 :汶上县苑庄镇深化“三联”机制 助推“组织+人才+资本”融合发展 |
|||
|
|||
今年以来,汶上县苑庄镇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创新路径、资源整合,扎实开展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村企共建系列活动,深化“组织+人才+资本”融合发展,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全面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有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筑牢战斗堡垒,组织联建促共赢 建立组织开展活动。按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以汶东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依托,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纽带,成立联合党委,推动片区内党组织活动共办、党员共管、事务共商、产业共兴。整合集聚资源要素。编制“跨村联建”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最大限度整合各类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依托苑庄镇乡村振兴共富联盟,吸引近10家种业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入驻。优化产业发展架构。优化了“党支部+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建设完成面积8万平方米、年产种苗800余万株、鲁西南规模领先的长寿花花卉种业培繁基地,招引现代种业科技示范园、国家制种大县项目落户苑庄镇。 做好“招引”文章,人才联育添动力 探索人才引育模式。积极探索创新乡村人才引育模式,依托市级乡村振兴工作站,通过政策引导、在外英才联谊会等方式,以创办企业、项目合作、技术指导等形式,吸纳在外能人、返乡创业人员加入“乡村振兴合伙人”队伍。今年以来,招募浙江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等单位“乡村振兴合伙人”7名,合作项目涉及特色花卉、蔬菜、良种繁育等多类产业。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健全村干部人才联育联用机制,以党委党校为牵引,利用现有产业基地、电商平台、培训基地等举办“共富课堂”11场次,打造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富的乡村人才队伍。开展“发送一条慰问短信、拨打一次亲情电话、组建一个微信群”的“三个一”活动,对带富能力较强的在外人才建立了220余人的《苑庄镇在外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化、常态化联动对接。 强化产业联建,资本联用促发展 争取扶持政策。先后争取中央财政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600万元、乡村振兴扶贫资金1744万元、中央衔接资金550万元、第一书记帮扶资金452万元等,将资金整合捆绑使用,统筹用于特色花卉、蔬菜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按照“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共富基地”“共富大棚”40余处,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每年可带动9个镇街、37个村增收210余万元。盘活闲置资源。充分挖掘各村特色,盘活利用村内闲置低效资源,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与村党组织合作共建“共富工坊”6个,将企业建在村头、岗位设在门口,让“小车间”成为乡村发展的“大舞台”,有效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