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公众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我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健康需求日益增多,心理健康需求凸显重要。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县卫健局立足工作职责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坚持高位推动,建立专班运行、强力推进工作体系
2023年,县政府成立了由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任主任,县政府分管县长为副主任,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公安、民政、教体等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班。县卫健局抽调9人常驻专班,负责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按照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汶上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班方案》《汶上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汶政办字〔2023〕24号)要求,专班设立综合协调、督导考核、宣传报道等6个工作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专班推进、任务分解、观摩评比、督导调度机制,构建了齐抓共管、紧密协作、强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制定《汶上县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手册》,实施“挂图作战”,绘制“心理地图”,开通OA账号,建立联络员微信群,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专项工作推进会,对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和当前重点工作进行梳理和分析,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走深走实。
二、强化阵地建设,筑牢1+N心理健康防护网
完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为主”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长效可持续发展运行制度。一是提档升级县级心理健康中心。对县健康中心升级扩建,新增300平方米免费体验区为群众开放,制定体验计划,积极为各心灵驿站职工和各类社会团体开展心理健康团体活动。强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与68家单位签定了心理健康服务合作协议,定期为签约企业免费提供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及心理健康讲座。二是推动基层“心灵驿站”标准建设。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养老机构等场所建设完成177处“心灵驿站”。按照分户档档案管理要求建立基层心理服务站点建设台账,一站一档,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创新采取专班和部门交叉督导、行业包保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心灵驿站”进行持续监督,定期检查,推进“心灵驿站”实质运转。组织专业人员对县心理健康中心和“心灵驿站”开展评审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有力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突出融合发展,赋能创新社会治理格局
各乡镇(街道)将“心灵驿站”设置在社区综治中心,实行心理服务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以“法理、心理、事理”为主要内容开展社区工作,引导群众树立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各乡镇卫生院将心理健康评估与指导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发放心理健康明白纸、开展心理疏导等方式,变“等待群众上门”为“服务群众上门”,提供全面、持续、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县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妇联等单位,针对法律矫正、家庭矛盾、上访诉求等情况,积极开展特殊人群心理疏导;县教体局针对在校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业务培训,持续提升社会心理队伍服务能力
建立420人的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储备台账,每个心灵驿站均配备至少2名心理服务人员。邀请市心理专家,分别于2023年、2024年对400余名社会心理服务人员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初级培训班和中阶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心理服务人员的能力。利用“济宁市心理健康中心培训平台”,为社会心理服务人员提供持续的线上学习课程。分批次对各系统心灵驿站负责人开展济宁市社会心理综合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使用培训,持续提升对各类人群心理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专班领导赴浙江省、安徽省学习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经验,组织专班成员到胶州市、邹城市、兖州区等兄弟县市区进行学习交流,持续提升我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水平。
五、提供多元化心理服务,提升群众心理健康水平
一是强化多渠道科普宣传。开通“汶上心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发布信息3000余篇,制作科普视频、情景剧1000余个,在城区20余处公共场所电子屏幕播放心理健康视频,在社区、农村利用广播小喇叭每日宣讲心理健康知识,提升群众心理健康素养。二是进村入户服务上门。举行“健康宣传进农村,田间地头话心理”“心连心,面对面,送生产一线员工心理科普”等系列活动3000余场。三是推进医教融合,开展未成年人特色服务活动。县心理健康中心、各基层医疗机构组建了心理健康进校园宣讲团队,针对未成年出现突出问题,进校园开展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团体互动活动、专题讲座。招募未成年人免费到县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切实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养。四是关爱干部职工心理健康。邀请省心理咨询中心专家为全县600余名党政机关干部,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提升党政机关党员身心健康意识。组织县心理健康中心对68家签约企业开展心理服务“回头看”活动,通过工作回访,有效建立起了职工心理关爱服务长效机制。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
1、举行活动启动式,推动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组织心理学专家和社区、学校青少年举行“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启动式,让心理健康知识走进社区、走进学校。
2、选择试点,示范带动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根据条件,选择1—3个场地较为优越、居民素质较高、社区、学校干部积极性较强的社区、学校,开展试点工作。设置较为温馨的谈话室和倾诉室,针对青少年及相关群体,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化服务,为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活动起示范带动作用。
(二)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室。设置心理服务热线在社区、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室”,设置心理健康热线,心理咨询专家定期提供服务,为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发挥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志愿者的作用,及时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建立健全心理登记、记录制度,建立预警机制,配合24小时服务热线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营造宽松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环境。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动
1、定期面向社区、学校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社区、学校青少年接受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懂得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2、面向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知 识专业培训。选择有较高素养的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举办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定期培训班。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