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任务目标 | 工作进展及取得成效 | 后续措施 | 主办单位 |
83 | 拓展“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功能,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 (一)到市以上走访。一季度,全县到省进京访综合得分正向并列全市第3位。全县一季度未发生进京访登记,自2022年9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保持无进京访登记。到省登记访2批2人次,去市登记访64批84人次。 (二)信访积案化解。年初市联席办交办我县信访积案51件,要求6月底前化解70%以上,11月底前基本化解。截至3月底,51件信访积案,已化解35件,化解率68.63%,排全市第5位。2022年11月初县交办101件信访积案,截至目前化解54件,化解率53.46%。 (三)初次走访化解。一季度,到市以上初次走访事项共26件,化解8件,化解率30.77%。 (四)网访和来信“初转重”。一季度,国家信访局登记网访和来信84件,其中初次信访35件、重复信访49件;省信访局登记网访和来信58件,其中初次信访35件、重复信访23件。重复信访占比较高。初次信访转为重复信访共3件,正向并列排全市第3位。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群众对责任单位满意率98.36%、参评率99.18%,均位居全市第3位。 (五)违法信访依法打击。坚持以打促稳、以打促化,全面加强对违法信访行为打击力度,对于到省进京人员,先处理违法行为,再解决信访诉求。 | (一)持续抓好到省进京访治理。要始终把到省进京访作为重中之重,扎实做好防范、稳控、化解工作。对高风险人员建立专门台账,实行动态更新,落实常态管控,加强资源共享、监测预警,建立全方位、立体化防控体系,确保不发生人员漏管失控。对出现失控漏管、到省进京的,责任单位要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全力以赴靠上化解,绝不能畏难发愁、敷衍应付、上推下卸,造成工作被动。驻省、驻京值班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信访部门协调联系,强化省地、京地联动,多方面获取信息,把牢最后一道关口。 (二)全面攻坚化解信访积案。要突出事要解决,树牢有解思维,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集中人员、集中精力,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采取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加快推动市交办信访积案化解。对于县级排查出的积案及各类突出问题,也要逐一压实责任、细化措施、明确时限,力促积案清仓见底。 (三)坚决依法维护信访秩序。 (三)坚决依法维护信访秩序。要坚决推动对各类信访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依法打击,跟进做好法制宣教,以打促化、以打促稳。要强化“以案说法”警示教育,通过发布通告、电视广播、宣传车、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树立起鲜明的依法信访导向,维护良好信访秩序。 (四)用力抓好信访矛盾源头化解。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初信初访办理,做到“办一件、结一件、了一件”,确保年内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5%以上。要依托县乡村三级矛调阵地,发挥网格员作用,完善源头预防、矛盾排查、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努力使问题早处置、矛盾不积累、信访不上行。要通过人民网留言、“12345”热线、“汶诉即办”平台等,及时回应、高效办理民意诉求,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兜上来、解决好,避免小问题成为大矛盾、老积案,推动信访形势降量退位,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 县信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