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708300043353266/2023-00665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成文日期: 2023-03-10 发布机构: 县教育和体育局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汶上县教育和体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03-10 10:09 浏览次数: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擦亮“学在汶上”教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强教兴县”发展战略,现将县教体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和2023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2年全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工作全面加强。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抓实做优基层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为教育教学赋能增效,在县委组织部组织的“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擂台比武”中荣获一等奖。2022年,22所学校获评市级党建工作示范校,9所学校获评市级党建品牌示范校。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2022年,教育系统发展预备党员20人,500名一线青年骨干教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党建品牌效益初显,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方向更加明晰。为奋力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强教兴县”战略目标,6月,县委县政府出台《汶上县“强教兴县”五年赶超行动规划(2022—2026年)》,明确了未来五年汶上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汶上教育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9月,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汶上县教育资源整合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6个三年行动计划。这一系列文件,是教体系统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总方针,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

(三)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优化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科学制定全县教育资源整合计划,为全县教育资源整合打好基础。一是加大中小学建设力度。规划投资8.04亿元,新建东南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续建第三实验中学、改扩建第一实验中学、第二实验中学、第二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小学吉市口校区,推进汶上一中新校区项目建设。新增校舍面积1.7933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980个,改善室外运动场地8万平方米;投资906万元,对汶上一中老校区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包括课桌凳购置、电脑购置及校舍、道路、雨污管网等改造项目。二是推进高级职业学校建设和产学研实践基地项目建设。投资4218万元,新建综合实训楼1栋、宿舍楼2栋,扩建餐厅2662平方米;产学研实践基地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8721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0平方米。该项目已列入农发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三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投资1.01亿元,新建幼儿园3所,投入使用3所,改造2所。

(四)师资水平不断提升。一是教师培训工作不断加强。依托国培、省培和首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分层次开展学科教研员、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信息2.0混合式校本研修、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新考录教师校本培训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培训活动,累计培训7000余人次,实现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全覆盖。二是教师招录、轮岗交流及评优评先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共补充教师598人,410 名教师受到县委、县政府奖励。组建29个省市“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带动效应逐步显现,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三是师德建设成效明显。扎实开展师德建设教育实践活动,广大教师立足岗位,扎根一线,修师能、强师德、正师风,争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五)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一是对标先进,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策略,创新与优质名校合作方式,通过整体托管、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落户汶上,提供更加多元、更加优质的教育选择,实现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正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引进其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全县学校管理模式改革。目前取得阶段性效果。二是突出教学主业,推进教育高位优质发展。2022年,我县高考不仅在“量”上持续提升,更实现了“质”的突破。本科上线2155人,录取1552人,2人考入北京大学,全县650分以上有5人,600分以上46人,96人被985、双一流高校录取。录取质量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六)均衡发展统筹推进。一是学前教育稳步发展。 扎实开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通过规划补建一批、新建使用一批、鼓励民转公、利用农村闲置中小学校舍改建一批、规范国有或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幼儿园转为公办幼儿园等举措,幼儿园公办率达到66.08%,高于市局65%的目标要求,有效解决了“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二是义务教育扎实推进。我县中考成绩相对比较平稳且有上升趋势,各学科排名和县区综合排名都在全市中上水平。我县小学阶段教学从近两年的督查数据反馈结果看,情况相对稳定,特别是城区县直小学教学水平与周边县市区相比较高。三是高中教育成效显著。大力推进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发展,高中发展内涵不断提升,特色进一步显现,优质资源规模不断扩大,对各类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汶上一中荣获2021-2022学年度获评全市高中教育先进单位。四是职业教育稳步提升。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高职校创建国家高水平职业院校工作稳步推进,专业设置与市场契合度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稳步提升,后发优势进一步显现,职教吸引力不断增强。

(七)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一是推进中层干部轮岗交流。按照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关于对县直部门单位中层干部轮岗交流的通知》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交流轮岗35人,涉及10个局机关科室站和部分县属学校、乡镇教体办。轮岗后局机关中层干部平均年龄由轮岗前的49.1岁降至46.9岁;学历由轮岗前的5名研究生、39名大学、19名大专优化为5名研究生、41名大学、12名大专。二是加强中层干部梯队建设。7月7日,举办第一届教育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来自各基层学校的50名80后后备干部参加了为期15天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培训。其中6人被提拔走向校级领导岗位,所有县属中小学和乡镇中学、乡镇中心小学均有80后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担任校长或副校长,优化了学校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层次结构。三是施行干部挂职锻炼。通过系统内部推荐,局党组考察,遴选优秀青年干部12人到局机关挂职锻炼,熟悉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技能。通过一系列干部队伍建设举措,锤炼干部作风和能力,打造有情怀、有能力、有干劲的教育管理队伍,为“强教兴县”五年赶超行动规划奠定干部基础。

(八)保障机制更加完善。一是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落实。 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做到“全面覆盖、全程覆盖、全员覆盖”,确保无一个学生在任何阶段因贫失学。2022年春季共计发放各级各类助学金838.89万元,资助学生21618人。二是智慧教育领跑全市。我县“同步课堂”系统现已覆盖全县所有中心小学及初中以上73所学校,6处乡镇实现全覆盖,通过打造“镇域学校共同体”模式,推动县域网络教研一体化,为我市提供了“汶上经验”。“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覆盖全县所有学段,为教学业务科学开展提供了精准分析与指导,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三是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成效显著。通过召开现场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执法,系统治理,为全县142所中小学聘任了法治副校长,城区22所中小学校聘任了城管副校长,有效改善了校园周边环境,为全县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四是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全面加强。各位领导和相关科室分工配合,团结协作,深入学校,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确保了全县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五是信访维稳和积案化解卓有成效。针对出现的几起舆情,我们主动出击,科学处置,把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市局领导的好评,有力维护了教育形象。

一年来,县教体局牢牢把握深化教育改革这一主题,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一核心,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教体系统党建工作呈现新气象,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推进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教育内涵发展迈上新台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教职员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办学基础仍然较为薄弱。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生源较少的小学、教学点等,硬件设施依然较差,内生动力不足,运转十分困难。二是各类教育发展仍然不够均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区域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三是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发展内涵不够丰富,特色不够鲜明,叫得响的工作和品牌学校较少,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短缺,辐射带动作用不大。四是经费紧张问题依然存在。受县财政压力的限制,教育投入仍然不足。

二、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锚定“教育强县”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强教兴县”五年赶超行动,以深入开展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抓手,按照“抓大事、攻难关、保落实”的总思路,打响“学在汶上”品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任务目标。

1.总体目标。是各类教育发展指标稳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教育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打造全市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具体目标。一是提高教育水平。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稳定在67%并持续提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以上。全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全社会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终身学习活动的人数达到常住人口总数的40%以上。二是提升教育品质。进一步巩固消除大班额成果,积极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建设;小学教育优势进一步凸显;初中教育质量得到提升,有效控制生源流失;民办教育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办学水平得到提升。三是打造教育品牌。围绕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凝炼丰富“学在汶上”教育品牌。形成教师培训特色体系、教育教学改革特色,形成教育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三)具体举措。实施八大行动,按照工作项目化、任务清单化、时序流程化、推进制度化、落实标准化的总要求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1.党建赋能增效行动。深入开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大力实施“教体系统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开展“新思想领航、带头人培优、党支部创先、教育管理增效、教学质量突破、先锋队建功”六大行动,推动党建+教育深度融合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2.优质均衡发展行动。一是推进城区学校扩容提质。2023年秋季开学,城区小学学位缺口4715个以上,城区初中学位缺口824个以上,另外存在一实小、二实小、五实小东和园校区、六实小开发区校区“大校额”问题。拟投资2.75亿元,全面完成东南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实小吉市口校区教学楼、一实中综合楼、二实中教学楼、二实小教学楼项目建设,以上5个项目完成后,可新增教学班116个,新增学位6120个。推动汶上一中新校区项目,谋划推动老体育场片区学校、第三高级中学改扩建、第六实验中学改扩建、泉河新城小学(暂定名)、东城小学(暂定名)、商贸物流区学校(暂定名)、教师职业教育学校(暂定名)等项目。二是推进教育资源整合。按照《汶上县教育资源整合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要求,科学规划布局,先撤并生源不足、发展乏力的学校,优先建设基础设施较好的完全小学和乡镇(街道)驻地学校,推进农村小学集中办学,形成更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深入推进“县管校聘”和城乡交流,探索集团化办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队伍素质提高行动。一是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按照学科需求计划招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50人,其中小学段299人(语文95、数学50、英语31、品生23、音乐17、体育25、美术23、信息6、科学29),初中段51人(语文3、数学2、英语2、物理5、化学2、生物4、道法8、历史5、地理5、音乐4、体育5、美术2、信息4)。二是探索“特设岗位”的方式引进紧缺教育人才和学科教学名师,切实解决教师队伍梯队断层和结构性短缺问题。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实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三名”培训工程。四是深化名校合作办学。纵深推进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合作办学,提炼总结合作成效,扩大合作范围,借鉴成功经验,利用首师大附属实验学校集团的名校长、名教师资源,加速培养本土名校长、名教师的步伐。

4.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一是抓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狠抓立德树人,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二是落实教学常规。将创建高效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来抓,激活多种要素,逐步构建具有我县特色、适应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的高效课堂模式,营造有利于高效课堂创建的良好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抓好高考质量,确保清北有突破,名牌大增长。四是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通过跟岗培训、邀请专家讲学、空中课堂等方式汲取教育先进地区经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五是成立教育基金。筹措社会资本成立教育基金,专项用于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奖励,倡树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育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5.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一是抓好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督导机制改革。完善县级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办法,开展好对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等方面的督导评估。二是抓好“双减”改革。厘清政府、部门、学校、家长责任,强化政府部署、部门负责、家校协同落实的工作职责,坚持全覆盖、齐步走、抓督查、常态化推进,积极构建家校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深入推进“第一校长”制度。聚焦教育主业,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摸清教育实际,思考推进举措,切实帮助学校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打通教育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四是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依托联防联动机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部门联动,盯问题、盯整改、盯进度、盯反馈、盯核查,确保营造和谐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五是抓好新冠疫情和校园安全工作。要持续抓好新冠肺炎、传染病防治工作,严格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严格做好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杀,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及共同居住成员做好个人防护。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守好一排安全底线。

6.教育信息化赋能行动。继续保持智慧教育领跑全市,确保“同步课堂”实现乡镇实现全覆盖,通过打造“镇域学校共同体”模式,推动县域网络教研一体化,为全市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汶上经验”。

7.保障资助落实行动。一是提升教育保障水平。规范学校食堂管理模式,推进学校食堂规范化建设;做好夏季降温避暑和冬季供暖取暖工作;做好学生装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城区无食堂学校中午配餐试点工作。二是严格执行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力争学生资助工作扎实推进,提质增效。

8.满意度提升行动。聚焦任务考核,建立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长效机制,针对2022年督查结果反馈,梳理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在学前教育公办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全县教育满意度水平。


信息来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