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11月20日讯 济宁供电:以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
||||
|
||||
济宁供电:以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深化落地“开门四件事”。济宁供电公司首创提出安全、服务、廉洁、业绩“开门四件事”,制定4个方面16项日常履责清单,组织各级干部每天对照落实、督导检查;聚焦重点任务和关键指标,建立日常履责纪实体系,每月发布履责看板,“点名道姓”通报干部履责质效,压实了管理责任,凝聚了公司上下一体、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今年以来,公司各级干部在作业现场同进同出履责4354人次,111名领导干部包保112个供电所和54项业绩指标,公司10千伏线路故障停运率、意见工单数量同比分别下降88.89%、35.45%,国网线损管理百强所累计入选数量全省第一。 拓宽员工发展通道。健全岗位竞聘工作指导原则,完善基层单位内部人员优化调整机制,建立人员优化调整“两个窗口期”,累计开展人员优化配置92人次,有力支撑公司各项工作争先晋位。健全完善选派锻炼机制,试行“下派”培养锻炼聘任制,18名优秀青年骨干完成“上挂下派”“五个一”任务,帮扶供电所7个、解决一线业务问题34个、提升所在单位指标36、完成课题18项。公司各类人才评价参评人数位居全省前列,完成星级评定2295人,实现高等级人员能上能下,有效激发基层一线工作活力。 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各专业高端人才储备库,“一人一策”推送“成才任务书”,先后培育出高端人才12人、较去年全年增加11人。打造高学历人才引领、技能人才中坚、青年人才后备格局,公司获评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培养全国技术能手1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人,国网公司技术能手3人,山东省技术能手2人,齐鲁首席技师1人,国网公司青年托举人才1人,省公司高级专家3人。竞赛调考夺取佳绩,夺得国网公司级团体奖3项、个人奖3项,省公司级团体奖3项、个人奖6项。 数字应用全面推广。以“数字赋能、基层减负、提质增效”为重点,济宁供电公司深入开展数据分析服务目录推广应用工作;创新打造供电所“今天干什么”监测看板,常用业务数据平均获取时长由2小时缩短至5分钟,工单办理效率同比提升30%,为基层单位数字化转型及基层减负提供高效支撑。全省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工业园区生产数据汇聚采集至企业级实时量测中心,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下提升负荷侧响应能力和下一步虚拟电厂建设提供了园区实践样例。案例作为园区典型解决方案之一支撑省公司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评审展示。 数据管理成效显著。带领省公司“小数点”团队在Kaggle国际数据挖掘竞赛中获得银牌。济宁市能源大数据中心被授牌“山东省省级新型数据中心(AAA)”,收入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奖补资金40.2万元。设计开发人才团队市场,为团队成员提供揭榜挂帅、外部竞赛、常态练兵等模块,搭建数据人才成长提供交流与提升的平台。牵头省公司大数据应用技术体系建设,打造“四横两纵”大数据统一应用服务框架,开展基于业务的数据预处理技术、大数据应用模型研究,统一技术标准,实现从需求端到产品端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赋能业务场景快速迭代研发。 数据赋能深度融合。创新构建全省首个基于电网数字空间的智慧保电应用场景,助力圆满完成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及2023国际孔子文化节保电任务。推进i国网人工智能移动应用建设,完成样本随手拍、会议助手、智能扫描识别三大模块设计开发,实现平台服务能力的集中展现和便捷应用,简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流程。高质量完成人工智能平台人脸识别就餐场景建设,有效减少等待时间,节省人力成本,赢得员工赞誉。一家县公司成功入选国网公司2023年度数字化综合示范单位,牵头国网公司基于物联管理平台的配电网图模快速生成建设推广。 “获得电力”深入人心。开展“宜商三电行、四进送服务”。累计走访48.5万户,收集意见建议687个。强化重点客户安全管控,完成46家重点医院专项排查,推动4家医院完成备自投配置,6家医院完成自备应急电源配置,16条隐患整改销号。科学完成5258户、180万千瓦的负荷管理方案编制、印发。全省首家出台客户集中检修支持政策,同时出台空调负荷管理支持政策。完成100户公共机构和60户工业企业能效诊断,目标完成率、一次采集率、任务签收率、客户满意率等指标均达到100%。 优质服务全面提升。依托政企数据共享,线上调取不动产权证等电子证照,无法线上直接调取的,“容缺”至现场勘查时收资,实现“零证明”“零材料”办电。截至当前,全市累计签约居民充电桩报装“绿色通道”小区551个,受益群众突破22万户,累计完成充电桩报装2.03万户,惠民生、扩消费、促发展成效显著。 乡村振兴硕果累累。扎实推进农网改造建设,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持续提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汶上黄店南村获得省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成15个乡村电气化惠农富民项目,1个项目入围全国第二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清洁能源装备展,组织驻村帮扶乡村建设发展工作。实施135万元公司捐赠项目工程。消费扶贫购买金额完成240万元,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