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20〕1号)等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我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办好学前教育,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确保我县2026年完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决策依据
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20〕1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字〔2018〕71号)、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教督委办〔2020〕4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济政办字〔2022〕42号)
三、出台目的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儿童发展为本,建立“政府主导、公益普惠、内涵发展”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美好期盼。
四、重点内容
《实施方案》包括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及工作措施、实施步骤和工作保障四个部分内容。
(一)总体目标。按照“扩大总量、调整结构、健全机制、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突出学前教育规范、优质、特色发展,着力构建公益普惠覆盖城乡、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26年底,顺利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认定;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以上,基本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幼有所育”取得新进展。
(二)重点任务及工作措施。
(1)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发展学前教育主体责任
1.明确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建立健全“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责任。2.健全学前教育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着力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等重点难点问题,有利于工作推进和开展。3.规范幼儿园办园体制。通过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带动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2)加快幼儿园建设,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通过统筹城镇化进程、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做好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并组织实施。2.规范管理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依据《汶上县城镇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汶政发〔2019〕21号),进一步规范管理新建城镇居住区与配套幼儿园,能够顺利移交给教育部门使用,扩增公办学前教育资源。3.开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回头看”。通过开展回头看,依据《汶上县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汶政办发〔2019〕4号)要求,对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不到位、配建不到位、移交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整改,扩增公办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4.实施农村幼儿园建设与提升工程。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把农村幼儿园建设纳入体系,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办学质量。5.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计划。根据《汶上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和个人举办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3)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建立完善财政拨款制度。通过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的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普惠性幼儿园正常运转。2.完善幼儿园收费定价机制。通过完善幼儿园收费定价机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办园成本、幼儿园类别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防止乱收费。3.完善资助体系。通过落实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政策,确保贫困家庭或低保家庭子女享受学前教育权益。
(4)健全支持体系,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配足配齐各类幼儿园教职工。配足配齐教职工,是保障幼儿园正常办学的首要条件,为在园幼儿正常开展一日生活和保育教育活动提供保障。2.严格幼儿园教师管理。按照幼儿园教师职业标准,严把幼儿教师准入条件标准,强化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幼儿园保教质量。
(5)加强教育引导,提升科学育儿水平
1.坚持科学保教。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普及率提高后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幼儿园应当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规定,开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保教活动,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空间,满足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全面发展的需要。2.加强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通过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开展幼儿园质量评估工作,确保保教质量。3.分类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4.推进学前教育家园共育。通过建立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育儿平台,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为幼儿终身尽快发展保驾护航。
(6)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办园行为
1.加强幼儿园安全监管。校园安全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架构起分工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2.完善幼儿园监管制度。通过幼儿园办学许可制度和年度检验制度,对幼儿园办园行为规范实行动态监管,遏制民办园过度逐利。
(三)实施步骤。1.制定工作方案(2022年8月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汶上县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完成时限。2.实施阶段(2022年9月—2025年12月)。各职责部门按照本方案要求,立足部门职责,制定年度计划,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到2026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以上,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3.总结提升阶段(2026年1月—2026年6月)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查缺补漏、完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存在问题,确保我县顺利通过评估认定。
(四)工作保障。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学前教育工作。2.强化督查检查。将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工作列入乡镇“三重”工作,实行县级领导包保乡镇制度。3.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按要求足额拨发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五、相关释义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面向大众,办园规范,收费合理,收费标准不高于同类别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2倍,财务公开,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幼儿园;毛入园率是指学前三年在园幼儿占县(区)内适龄儿童数的比例;普惠率是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公办率是指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
六、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汶上县教育和体育局
联系人:庞 慧
联系电话: 0537—65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