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水中为啥也会感到口渴? |
||||
|
||||
口渴了就喝水,这是存在于人类生命中的本能。 从婴儿呱呱落地开始,他们就会感到饥饿,感到口渴。 不止是人类,其他动物也会感到口渴。 比如村口耷拉着舌头的大黄狗; 赖在沙漠中喘着粗气的骆驼; 趴在草地上望着猎物的豹子; 它们都会感到口渴。 感到口渴是因为生物体内水分缺失需要补充。 那么整天泡在水里的鱼会不会感到“口渴”呢? 按照我们理解,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应该不会感觉到口渴...吧? 可实际上,鱼也是会“口渴”的。 这跟鱼的体液渗透压有关。 不过呢,也不是所有的鱼都会“口渴”。 我们应该都知道,根据不同品种的鱼的生长环境。 鱼可以被分为淡水鱼和海鱼,其中淡水鱼一辈子都不会“口渴”,而海鱼却经常“口渴”。 其中的奥秘就在于鱼的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盐和蛋白质。 而不同的水体含盐量是不同的。 在淡水中生活的鱼,水的浓度远低于鱼的体液,渗透压也高。 水的特性呢,是从渗透压低的地方向渗透压高的地方流动,所以鱼四周的水会一个劲地向鱼的体内渗透。 此外,吞入饵料的同时,鱼也能摄入一部分水。 如果不通过排泄器官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那么就会膨胀死亡。 因此淡水鱼非但不会喝水,反而需要不断地将体内过多的水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以保障体内渗透压平衡。 而海鱼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这个原因呢,就是海水的含盐量要比海鱼它们身体组织中的含盐量高得多。 海水的渗透压力大于它们体内的渗透压。 在这样的压强下,海产硬骨鱼类体内的水分将不断通过身体表面(尤其是腮的广大表面)渗出。 所以,海产硬骨鱼类必须不断喝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不过,马克思爷爷告诉我们,要想找到真理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不能将海鱼一棒子全打死。 海鱼确实是需要喝水。但并不是所有在海水中生活的鱼都“口渴”。 像软骨鱼类的鲨鱼和鳐鱼等“异类”就不喝水。 因为它们有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在血液中保存尿素使自己适应海水中的生活。 对于大部分生物而言,尿素的确是有害的物质。 一般生物会很快把它排出体外,而不平凡的鲨和鳐却有一种特殊的粘膜防止尿素渗出。 在尿素的作用下,鲨鱼和鳐鱼血液中的渗透压就比海水的渗透压高得多。 因此它们会采用和淡水鱼一样的方式来提取身体所需的水分。 所以,有些鱼确实会感到口渴,但也要分种类。 来源:科普中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