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秋粮收购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
||||
|
||||
汶上县是个农业大县、商品粮主产区,人口82万,面积8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4万亩,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22年我县秋粮面积80.8万亩,纯作玉米60.4万亩、纯作大豆13.7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万亩,甘薯1.45万亩,杂粮0.25万亩。玉米平均单产684.4公斤,总产40.05万吨,玉米又喜获丰收,大豆平均单产235.93公斤,总产3.82万吨,秋粮总产高于上年。 存在的问题 一是今年玉米收购市场仍存在不稳定性。从国际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俄乌冲突持续等因素叠加影响,国际粮食形势相对紧张;从国内看,前期夏粮小麦价格上涨,出现了历史高位,收购价达1.55元/市斤,远远高于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格1.15元/市斤。再就是农民市场意识增强,存在待价而沽的预期,对玉米的心理价位高于市场预期,存在农户惜售、粮食经纪人囤粮等情况。 二是自去年以来玉米价格在高位运行,收购价格在1.36-1.38元/市斤,10月25日,我县玉米收购价格在1.34-1.35元/市斤,因此,玉米价格相比去年出现价格下滑。比如,郭楼延珍粮食收储站,去年收购玉米100万斤,库存均价已在1.40元/市斤,由于价格下滑直接给经营业户造成亏损。该经营业户自有仓房1200吨,在汶上县算是规模较大的经营业户,目前,仍存有去年玉米50万斤,出手就亏损,续存又增加成本,成了“烫手”山芋。 三是玉米市场存在不稳定性。目前来看,由于农户看涨心态较重,出售意愿不强,粮食市场形势还不够明朗,无论是粮食贸易商、经纪人还是加工转化企业,入市收购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市场并不活跃。就今年我县玉米收购也呈现出多样性,为规避风险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有的农户在10月初,玉米还未完全成熟,按每亩1200元左右的价格连棒带棵卖了青储;还有的种植户在10月中旬,采取不再脱粒的办法,按每市斤0.65元左右的价格卖了棒槌,收购商多为河南、河北粮食经营业户,收购后的棒槌大多是垛存;我县的种粮大户大多数也是采取垛存,待价而沽。农户辛辛苦苦种粮都盼望有个好价格,如果种粮户一赔几万,对于一个刚刚致富的农民来说,确实是个问题。就汶上县义桥镇土地流转面积就达25000亩,大多每户200亩到500亩,个别上千亩,他们都希望今年秋粮有个好收成。 四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玉米市场影响仍较重。比如,由于车辆运输等原因受限,有些业户的订单就被取消。据了解,有些经营业户与山东瑞星集团、肥城淀粉厂、滕州市吉粮饲料有限公司、临沂莒南养殖场等玉米加工饲用企业合作的订单就暂时取消。这既对经营业户销售造成影响,又对收购造成影响,收购的玉米如果不能出售,就会积压,增加库存成本,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收。 五是现在玉米进口受配额限制,进口量不大,对玉米市场没有明显冲击,将来一旦放开配额限制,玉米价格会回落。 目前来看,粮食市场形势还不够明朗,无论是粮食贸易商、经纪人还是加工转化企业,入市收购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这样看来,粮价至少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其负面影响仍将持续。 原因分析 调查分析,玉米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由于去年玉米价格较高,各持粮企业和种粮农户惜售,使当前玉米库存量大,加之新玉米大丰收,玉米市场整体供应充足,使持粮企业和农户看空心态增强,出货意愿强烈;二是玉米行情不稳,销售量较往年降低,差价太小,无利可赚,再加上对玉米的后市不看好、利润空间缩水严重等不利因素影响,多数收储企业存在观望思想;三是虽然当前养殖业回暖,生猪和鸡蛋价格出现回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对玉米的需求,但由于前期养殖业低迷,养殖存栏量相对较少,并且玉米替代品价格优势明显,致使玉米需求量难以达到正常需求水平;四是玉米库存仍庞大,使玉米加工企业需求相对减少,存在普遍持币观望、采购意愿较低的现象,从而使玉米市场价格下滑。 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加大对玉米生产的政策支持。因我县为商品粮大县,并没有玉米储备指标,建议政府按亩均补贴100元,对玉米种植户予以支持;再就是合理确定玉米地方储备规模2万吨,用于市场调控。 二是适时出售秋粮。引导农户克服惜售心理,将看得见的效益变成现实。据测算,按每亩玉米卖个1000元左右,扣掉种子钱、肥料钱、水电费、农药费、机械费、人工费、土地承包费,所剩无几,有的刚刚够本,避免由于价格回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是争取“中国好粮油”“齐鲁好粮油”政策支持,发展壮大粮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粮食产业,实施以“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为内涵的“五优联动”,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粮食产业发展全过程,依托济宁(汶上)大粮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利生集团汶上面业有限公司、汶上县恒盛面粉有限公司等粮食加工企业,按照产加销一体化打造粮食深加工产业链,通过订单种植、加工、销售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同时,探索以股份合作为主导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种粮农民因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将粮食安全列为一排底线的第一位,足见目前粮食在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相信随着科技的发达,传统的农业种植生产模式将会被数字化智慧化农业取代,无人机、北斗导航农机设施为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大国粮仓”会更加殷实。 汶上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保障中心 2022年10月27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