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 广 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期鲁国人(今汶上县人),著名经学家,工于《春秋谷梁传》,官至谏大夫给事中。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经学成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学术。所谓经学,是研究和传授儒家的五部经典的学问。所谓五经,指《诗》、《尚书》、《礼记》《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在五经中,《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二百多年间的大事。孔子编的《春秋》文本叫“经”,解释经的文本叫“传”。为《春秋》作传的曾有多家,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家。“左”指左丘明,“公羊”指公羊高,“谷梁”指谷梁赤。瑕丘(今兖州)人江公与董仲舒同仕于朝,董仲舒兼通五经,深得皇帝赏识,但他讲《春秋》是宗《公羊传》的。而江公师承申培学习《鲁诗》和《谷梁春秋》,也是经学大家,五经博士,因皇帝崇尚《公羊》派,江公得不到赏识,回到瑕丘,专门设帐收徒,传授学问,生徒众多。
荣广是江公最得力门生。他天资很高,曾与《公羊》大师眭弘论辩,多次使对方陷入困境,无言以对。以致影响了很多《公羊》学者,转而学习《谷梁》。荣广的弟子中有蔡千秋,所学最精,为后来《谷梁》学的振兴有重要贡献。至汉宣帝时,大力提倡《谷梁》学,学术风气为之大变,从此后就薪尽火传,《谷梁》学终于被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