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察民情解民意,切实为民办实事。通过政府网络、电视“行风热线”,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咨询、投诉和对环保工作的意见、建议。把解决群众“不满意”的环境问题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着力点,认真受理环境信访案件,开通“12369”环保热线,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处理率和答复率均达到了100%,对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局主要负责人亲自接访、亲自调度、亲自督办、速查速结。二是做好基础工作,增强服务能力。经常开展环境管理、执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强化信息网络化管理,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已建成四处大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废水12万吨,配套管网60余公里,十六处乡镇(街道、管委会)驻地建设了日处理规模为200-300吨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共铺设管网350公里,日处理污水5000吨,16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实时为辖区空气质量“把脉”,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运营日益规范。三是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力度,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重点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投入资金2000万元实施城区生态水系建设,投资1.2亿元建设了莲花湖、泉河、小汶河人工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