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7083000433549xA/2015-18174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成文日期: 2015-11-15 发布机构: 苑庄镇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苑庄镇“十三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5-11-15 11:42 浏览次数:
分享

立足苑庄镇实际,“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工业经济强镇、特色农业大镇、生态文明村镇”奋斗目标,牢牢把握“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原则,按照“招大引强富财政、现代农业富群众、生态建设惠民生、创新管理促和谐”的既定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建设,努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任务目标是:到2020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亿元,年均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2727万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50元,年均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一)培植骨干企业,膨胀主导产业,建设“工业经济强镇”

一是全力以赴招大引强。紧紧抓住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苑庄镇区位、劳动力资源优势,围绕新技术、高税收、无污染、低耗能的重点产业,突出全民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瞄准沿海发达地区和“世界500强”,主动做好项目协作和产业转移对接,确保每年引进1—2个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投资数额大的新兴产业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是努力培植骨干企业。今后五年,围绕现有“四大产业”,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推动服装产业向“基地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以民源新型环保材料项目建设为契机,巩固壮大建筑建材产业,积极发展建筑新材料和延伸加工产品;立足黄瓜、葡萄、中药材加工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培育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精深加工,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新优势。力争十三五末全镇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50家。

三是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实行项目包保工作机制,建立项目落地“绿色通道”,实行落地、建设、生产全过程“一条龙”服务,促使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加速推进。立足镇驻地和济北旅游大道建设苑庄镇自己的工业园区,坚持盘活存量与优化增量并举,用足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统筹抓好土地供给、水资源、电力供应等要素资源配置,保障重点项目需求。严厉打击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法行为,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立足特色产业,突出龙头带动,建设“特色农业大镇”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规模化。以前小村、周村科技示范园为龙头,以老兖梁线、蒙馆线两侧为重点,推进土地流转,选准主打品种,实施土地集约化经营。以农合组织建设和土地流转带动发展冬暖式大棚、大拱棚、中药材、有机果蔬、畜禽养殖等规模种养基地,促进传统优势产品规模化发展,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特色产业。力争五年内全镇高价值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

二是注重质量安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完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在全镇构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网络。推广普及生态防治、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种养实用技术,引导群众科学用药、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加快“三品”认证与产地认定工作,鼓励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三是突出龙头培育,推进农业产业化。依托现有特色基地和农产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农业招商,着力培育一批生产带动型、加工拉动型、营销推动型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增加群众收入,力争新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家。规划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园,重点突破有机蔬菜和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打响苑庄镇有机蔬菜、中药材精深加工的品牌。

四是强化基础设施,推进农业设施化。主动搞好政策对接,积极争取上级支农、惠农建设项目和资金。继续实施好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农业开发等项目建设,规划实施苑庄镇北部贫水区1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2016年完成各1万亩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高村方、白塔方项目,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投入,着力创建“生态文明村镇”

一是加快镇驻地建设步伐。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驻地产业项目为带动,以发展商贸服务业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小城镇规划,逐步拉开小城镇发展新框架。实施镇驻地升级改造工程,配套完善给排水、供电、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后苑村至苑庄村农贸商业街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新苑大道和济北旅游大道李村段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前筹划阜前路的改建工作,着力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逐步把镇驻地打造成为商业繁荣、生态宜居的小城镇。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社区建设。尊重群众意愿,规范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已建成的新苑、马庄、中马、郑楼社区重点抓好服务管理,完善道路、绿化、亮化、污水处理、监控等基础设施,改善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农村居住社区化、保障社会化、服务均等化。积极在社区周边发展劳动密集型、无污染的工业项目,方便群众就近就业。按照既定全镇6个社区总体建设规划,对其他有社区建设意向的村,积极做好走访摸底、前期评估和申报工作,适时完成3—5个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抓住我镇被列入全县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示范片区这一有利机遇,积极对接上级部门,高标准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财政补一点、村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以户户通工程建设、改厨改厕为重点,按照因村而宜,实用至上原则,统筹推进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利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32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同时,完成北坡村至马庄村连村路和北坡村至马庄村的跨泉河桥建设。

(四)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民生,全力构建“平安和谐大镇”

一是以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为统揽,积极推进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创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扎实推进“平安苑庄”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长效机制,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建成投入使用苑庄新派出所和治安检查站,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完善群众工作网络,有效整合对接镇群众来访接待服务中心、民情调解中心,村级信访代办室、民情调解室,健全信访制度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应对中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全力做好完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口信息监测统计、利益导向政策落实等工作,切实维护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严肃性。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砂石资源和超载超限行为,抓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实施“一暖三改”和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完善完全小学的配套设施,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确保10处完全小学全部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加强镇卫生院和新增7处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增强社区医疗服务站所服务功能,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巩固发展新农合成果,深入实施新农保制度,切实让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进老龄、档案、广播电视等事业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三是增强民生保障能力。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升农村保障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大镇敬老院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环境,强化服务,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针对现有贫困人口状况,对社会保障兜底以外的贫困人口,合理确定脱贫方式、脱贫时间及实施主体,确保2017年底前全部脱贫。同时,密切关注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状况,防止其因病因残等原因重新返贫。

四是加快振兴文化产业。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编制以“荣子三乐”为主题的荣子文化规划、以北辛文化为核心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规划和明朝郭家祠项目提升规划,切实提升文化软实力,全力打造“人文苑庄”新形象。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有线电视村村通、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村体育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提升集健身、休闲、娱乐一体的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舞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群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五是全力推进就业鼓励创业。大力宣传市县出台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就业创业的指导,积极鼓励大众创业。利用2-3年的时间,力争将全镇32个行政村培育成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特色专业村,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十三五”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保持先进性。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体党员,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树立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战斗力。加强镇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党委整体领导水平。通过强化党委中心学习组的学习,推行党务公开,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提高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实践操作的能力。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践行“三严三实”,着力整治机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浮虚乱”问题,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敬业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做到凭绩效论优劣,使想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深入推进驻村联户活动,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做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

三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打牢执政基础。高标准完成2017年底或2018年初的村“两委”换届工作,进一步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特别强化村党支部书记的主心骨作用,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对处于“软、散、瘫”状态的基层党组织,予以重点整顿,限期整改,着力增强全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严格镇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继续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形成镇带村的党建工作格局。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加强非公党建工作。完善村级管理各项制度,坚持落实好村级“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推进村级民主议事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农村“三资”清理与管理,规范村级支出,巩固群众基础。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厉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现象。严格落实镇机关建设八项制度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进一步强化执行力,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信息来源:苑庄镇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